儀隴融媒(記者 肖靜 熊德科)“高鐵+非遺”讓文化駛向“詩和遠方”,春運首秀展現非遺魅力。1月14日,新線開通的巴南高鐵迎來春運首秀,為慶祝這一重要時刻,儀隴非遺傳承人將非遺文化帶上高鐵,為旅客們帶來了一場文化與速度的雙重體驗。
在溫暖而明亮的車廂內,儀隴非遺傳承人何小鏘身著傳統服飾,手執精巧的剪紙工具,一邊靈巧地翻飛著手中的紅紙,一邊向來往旅客講述著每一件非遺作品背后的故事與寓意,游客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還能深入了解并體驗到儀隴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我覺得很幸運,沒想到在列車上遇到慶祝春節的活動,很開心,剛剛老師剪紙的時候也覺得非常神奇,那個剪刀運用得很靈活,然后就是突然發現怎么一兩分鐘就出現了那么一幅生動靈活的作品,這種(技藝)還是有人在傳承這種非遺文化。”
在儀隴站和南充北站的候車大廳內,非遺文化展示讓旅客不僅可以近距離欣賞到儀隴剪紙、篆刻、書法等非遺技藝的精湛展示,還能通過現場體驗感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旅客們收到了非遺傳承人的剪紙、春聯以及新春祝福,讓這段旅程不僅僅是一次身體上的遷徙,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文化的探索。
巴南高鐵的開通極大地縮短了巴中與成都、重慶、廣州等城市的時空距離,有了快速便捷的交通,儀隴非遺瑰寶得以走出“深閨”,走向更遠,為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高鐵+非遺”的創新模式,不僅為春運旅途增添了一縷“文化芬芳”,更是為非遺技藝在時代發展當中找到了新的著力點 。我們相信未來這高鐵網絡的建設和不斷完善,這種傳統加創新的方式,也會讓更多人的參與和關注,為弘揚傳統文化、促進文化產業發展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