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綿陽,有一群默默奉獻的戶外勞動者,他們是城市的“美容師”,是街頭巷尾的守護者,是煙火綿陽的點亮人。如今,他們也有了“娘家人”——工會。
近年來,綿陽聚焦“小三級”工會建設工作,持續鍛長板、補短板、強弱項,著力打通服務職工群眾“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鄉鎮(街道)工會164個,園區工會13個、村(社區)工會485個,吸納會員數占全市職工總數的76%,越來越多的群體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初冬的綿陽,天氣漸冷,但在位于涪城區躍進路上的躍享暖心驛站卻“熱度”不減。采訪當天下午2時許,外賣員王龍剛剛結束了高峰期的配送工作,步履匆匆地走進驛站,空調的暖氣瞬間驅散了他身上的寒氣?!耙郧?,我們只能回家吃飯、休息”,王龍一邊喝水一邊感慨,“現在有了這個驛站,我們可以在這里喝水、吹空調、給手機充電,節省了很多時間?!?/span>
王龍今年23歲,剛加入工會沒幾天?!拔沂峭ㄟ^朋友介紹加入工會的,雖然成為會員只有幾天時間,但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工會帶給我們新就業群體的關懷。”王龍說。
王龍所加入的工會名叫新就業形態行業聯合工會,由涪城區工區街道華豐社區工會聯合會組建?!拔覀冡槍爡^內群體較多的快遞、網約送餐行業組建了新就業形態行業聯合工會,累計吸納新就業群體入會450人?!比A豐社區黨委書記、工會主席徐婧告訴記者,躍享暖心驛站是綿陽首家24小時智能化工會驛站,為“工小跑”“工小橙”“工小蜂”等群體提供短休、充電、換電、熱飯等服務。
基層工會動起來,工會工作才會活起來。
涪城區石塘街道由原南山街道和石塘鎮合并組建,現有常住人口15.5萬人,呈現骨干企業強、商貿單位多、商圈聚集高、新就業群體活等特點。如何建立更適合轄區的建會模式,成為街道總工會的著力點。
石塘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總工會主席顧學林告訴記者,石塘街道堅持龍頭帶建、行業共建、區域聯建、兜底盡建,建設出了數字型、活力型、品牌型、減負型工會,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建會建家”典型,成功創建“四有四強”市級示范工會。
前不久,在全省“小三級”工會建設現場推進會上,參會人員觀摩石塘街道“小三級”工會建設工作后,對石塘街道的經驗做法連連點贊?!斑@對于我們基層建會工作是一種肯定?!鳖檶W林說。
石塘街道工會工作是綿陽市“小三級”建設工作的一個縮影。
在綿陽,隨著企業數量的增多,選擇在家門口就業的群眾也越來越多?!盀榱烁玫乇U瞎と藗兊暮戏嘁妫覀兌啻氩⑴e推進‘小三級’工會組建工作。”綿陽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全市已建成網約車、快遞、家政服務等特色行業工會48個,今年新發展會員2.1萬人,全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累計達11.8萬人。
建起來的“小三級”工會在綿陽市總工會的推動下,逐漸發揮應有的作用,切實幫助群眾解決難點熱點問題——成功創辦“勇當主力軍、建功科技城”“綿州巧姐妹”等高端制造、家政服務、川菜烹飪技能競賽品牌,線上線下開展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和招聘活動……11月8日至13日,游仙區網約車司機之家工會驛站還開展了免費體檢活動,省市區三級總工會為1100余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送上了定制的健康體檢。
記者手記
11月21日,全省“小三級”工會建設現場推進會在綿陽召開。會議第二天,記者前往點位進行采訪,通過基層工作者的講述,感受到了他們為民服務的真情實意。
“小三級”工會,是指由鄉鎮(街道)、村(社區)和企事業單位三級工會構成的基層工會組織體系,是基層工會聯系服務職工群眾的前沿陣地。作為華豐社區黨委書記兼工會主席,徐婧總是格外忙碌,采訪也是在午休空檔進行?!艾F在其實還好些了,在社區工會成立初期,為了讓新就業群體入會,我和同事連續一個月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做調研。“徐婧笑著說。
讓徐婧和同事們欣慰的是,躍享暖心驛站雖然沒有專人維護,但在驛站休息的人都很愛護設施,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一樣。在這里,渴了能喝水、熱了能納涼、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驛站為市民、戶外勞動者提供了便民服務,也匯聚了城市的溫情與美好。
如何讓轄區的零工、門店銷售人員等群體加入工會,石塘街道總工會想了很多辦法?!凹尤牍梢蕴峁┱衅感畔?、法律援助,還可以暢通行業信息。”談起如何建會,顧學林很有心得。
陣地跟著職工“走”,服務圍著需求“轉”。綿陽持續推進“小三級”工會建設工作,構建起了立體化、無死角的職工服務陣地,也成了廣大勞動者的溫馨港灣,奏響了他們生活的“幸福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