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陳洪江)近日,在新政鎮的四川戀甜果農業有限公司果園內,700余畝耙耙柑喜獲豐收,提前一個月上市,在為業主帶來效益的同時,也為當地群眾增加收入。
12月初,記者走進位于新政鎮安溪潮農村社區的四川戀甜果農業有限公司的果園,只見一株株柑橘樹上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撕開套袋,果香撲鼻,金燦燦的耙耙柑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誘人。此時,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工人們剪下成熟的柑橘后,運送分揀點進行分揀、裝筐。
耙耙柑,又名春見,是一種晚熟雜柑品種,一般在春節前后才會大量上市。然而,近年來由于種植技術的不斷改良,同時得益于今年的氣候條件,該果園的耙耙柑上市時間較往年提前了近一個月。這些耙耙柑果肉飽滿、質地脆嫩多汁、甜度高、酸度低,備受消費者喜愛,也吸引了不少銷售商前來采購。
“今年總共在他這里拿了接近200萬斤左右的果子,感覺他的果子品質比較好,口感比較甜,而且果面皮張也比較細膩,符合我們的采果標準。”
實施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 2021年,為進一步盤活低效產業園, 新政鎮招引成都蒲江縣業主王平在安溪潮和朝陽橋兩個村流轉土地700余畝發展水果產業。這不僅有效地盤活了原有的低效產業園,還有效地解決了當地群眾就近務工的問題,促進當地群眾增收。同時, 業主利用完善的柑橘種植技術,不斷提升當地柑橘產業的品質。
“我主要負責里面的管理和勞務人員、務工人員的管理,每天他的務工人數都在40人以上,務工人員的工資年收入都在18000到20000左右,都感到比較滿意。”
“接下來,進一步提升園區的技術管理水平,帶動當地群眾,讓他們進入水果產業,把儀隴的柑橘產業的供應鏈做到完整、完美,大家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