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消費者反映,網購時,系統默認的第一付款方式變成了“先用后付”,消費者一不留神手滑點擊,就完成了“0元”下單。
整個消費過程,既不需要刷臉,也不用輸密碼,聽起來十分輕松便捷,甚至還有一些對網絡使用并不熟練的中老年消費者,誤以為這是一種網購平臺的產品試用推廣,直到點擊確認收貨按鈕后,收到突如其來的扣款通知,才驚覺這項功能已經掏空了自己的錢包。
“先用后付”這類功能,因為被系統默認為首選支付方式,所以開通時往往輕而易舉,甚至有些消費者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開通了這項功能,不過關閉這項功能時卻有點難,甚至給不少消費者帶來了麻煩。
“先用后付”默認首選 欠賬不還影響信用
黑龍江哈爾濱的王先生,近日發現家里的快遞突然出現暴增,原來這些快遞都是自己的老父親不小心使用了“先用后付”支付功能購買的。
王先生告訴記者,讓他困惑的是“先用后付”這個支付方式怎么突然出現在了購物的支付列表中,自己和父親并沒有主動去設置它。
王先生:我父親并沒有設置“先用后付”功能,它就直接出現在了支付選項里,而且默認為首選。要是后期不還,會影響信用。平臺可以這樣不協商就增加你的支付方式嗎?
記者發現,因為“先用后付”支付方式給消費者帶來困擾的案例各地多有發生。江西撫州市民吳先生也是因為“先用后付”最近有些上火。
吳先生在網購時發現自己網購的付款方式中突然多了一個“先用后付”模式,在商品購買頁面,“先用后付,0元下單”等字句始終在屏幕下方,而且“先用后付”模式被平臺設置為默認首選模式。
吳先生告訴記者,他并不知道這個“先用后付”是什么模式,也并沒有想使用它,不過可能是他不小心碰到了,幾天后商品就到家了。
上海消保委針對“先用后付”發布消費提示
針對“先用后付”“先享后付”等0元下單模式,消費者吐槽和投訴漸漸多起來,對此,上海消保委專門發出了消費提醒公告,提示消費者謹慎對待這種購物方式。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 唐健盛:我們上海消保委也收到了很多消費者的反映,說很多的消費者,特別是老年消費者,因為不小心點了“先用后付”以后,一下子下了很多的單。
比方說我們原來在電商平臺購買的時候,有一個直接購買的按鈕,那么按照我們原來的操作,消費者在點擊直接購買了以后,實際上還會跳轉到訂單界面,還會再進行相關的支付,但是它把這個按鈕直接變成了“先用后付”,那么消費者手一滑就下一單。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會購買很多可能他本身并沒有決定要去購買的商品。
上海市消保委認為,“先用后付”模式,其實類似于信用卡交易機制,如果發生消費者沒有及時支付或者沒有支付的情況,就會導致消費者的信用受損。而這方面風險,平臺并沒有告知消費者。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 唐健盛:有很多的消費者向我們上海消保委反映,“先用后付”一不小心開通了以后,如果要把它關閉,往往就找不到相關的入口。
“先用后付”可能存在哪些套路和風險?
“先用后付”是當前各大電商平臺基于消費者個人信用登記而開發的一種支付功能,一般情況下,達到一定信用條件的消費者,被平臺賦予0元購買商品或者服務的權限,并且允許用戶在收到商品并確認滿意后,再進行支付。
所以這一消費支付新模式,實質上是一種消費信貸模式,旨在降低用戶決策門檻,實現快速下單轉化。
?這一新型支付模式有其簡單便捷的優點,但對于消費者而言,也暗藏套路和風險:
開通該功能的風險提示不足。一些平臺將此項付款功能設置為默認優先項,但未在顯著位置說明具體條款;
還有一些消費者反映后續想要關閉該功能卻很難找到操作入口,并且必須等待所有訂單完成或售后服務結束才能關閉;
消費者可能在不知情或無意識中增加額外的消費,從而產生過度消費的問題;
如果消費者未能按時完成支付,可能會產生逾期費用,并影響個人信用記錄。
專家:“先用后付”選擇權應交給消費者
相關專家表示,“先用后付”“先享后付”這樣的支付方式,本身無關好壞。不過,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消費者有權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先用后付”這類支付方式之所以引起消費者的不滿,是因為購物平臺沒有充分考慮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 朱巍:向消費者推廣這種方式之前,應當有消費者二次確認,而且明確告訴他這種方式的結果是什么、支付方式是什么、退貨渠道是什么,如果這些都沒有說明,強制推給消費者,本身這就是一個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先用后付”是改變支付方式的一種新嘗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所以購物平臺要有明確清晰的關閉入口。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 唐健盛:還是要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如果消費者要關閉“先用后付”,那么就應該讓消費者非常方便地找到相關的入口,通過簡單的操作就可以把“先用后付”關閉。
專家表示,一旦因“先用后付”支付方式引起糾紛,應及時進行投訴。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 朱巍:消費者遇到此類問題,發現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了,我覺得可以第一時間向平臺舉報它,同時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當地消協投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