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陳洪江)羊肚菌是技術含量高、種植難度比較大的特色產業,常常有十賭九不收的說法。很多人認為,羊肚菌是不能重茬種植的,必須要換地,真的是這樣嗎?五福鎮爭取到2024年新型集體經濟組織中省扶持項目,聘請三名博士當技術顧問,實現種羊肚菌不換地能夠重茬的目標,持續做大羊肚菌產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下種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抓一把種,然后放在這個溝底,不要放在溝面,因為這樣方便待會兒我們能夠把這個種子就用土蓋嚴實,不能讓這些麥粒種子漏在空氣中,不然會有雜菌。”在五福鎮東觀村100畝羊肚菌種植基地,受聘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三農工作委員會的博士王荃佑,正在向下種羊肚菌菌種的群眾講解操作技術要領。
從下種羊肚菌菌種開始,博士蹲點每一個大棚,指導群眾按技術要領下種,種植不規范的,必須返工重做。該羊肚菌基地共有164個大棚,是返鄉創業鄉友陳甜于2023年8月投資260萬元,在撂荒土地上建成的。大棚建起后,鎮上請來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三農工作委員會多位博士當技術顧問,實現一次搭棚、重茬種植的目標。
“這幾年我們實驗室多位專家技術攻關,通過土壤改良技術,已經達到了羊肚菌種植不換地的核心技術,一畝地至少能節約一萬以上的成本,并且年產量不降反升,確實達到降本增效的目標,在新質生產力的浪潮中我們全力以赴。”
羊肚菌基地建好后,在鎮上的指導下,業主又成立了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本村及周邊村社群眾務工增收。為把羊肚菌產業做大做強,五福鎮除請來專家作技術保障外,還爭取到2024年新型集體經濟組織中省扶持項目資金150萬元,專門用于支持羊肚菌產業的發展。
“國家項目注入后,村集體經濟與我們合作社攜手合作,主要用來建設羊肚菌菌種生產大棚,就地培育菌種,開展技術培訓,提升種植技術,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增加集體經濟收入,輻射帶動更多群眾種植羊肚菌。”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五福鎮回引鄉友請來博士專家種植羊肚菌,通過國家項目的扶持,以此帶動全鎮產業轉型升級,帶動村集體增收老百姓致富,成效十分顯著。
“我們鎮咬定羊肚菌這一特色產業不放松,走‘黨建+項目+科技’的發展路子,提升產量,增加效益,打造地域品牌,讓周期短、效益好的羊肚菌,真正成為撐起鄉村振興的一把‘致富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