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明月,人間九月
一年好景,最是重陽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日。“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風俗其由來大致有三: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其三是登往高處乘清氣升天。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游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重陽節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古來又稱菊花節。賞菊習俗源于菊文化。“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便是這一習俗的真實寫照。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隨著時代發展
“重陽節”還被賦予了
孝親敬老的內涵
1989年
我國將每年農歷九月初九
定為“敬老節”
2013年7月1日實施的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首次明確規定
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今天是重陽節
也是我國第12個“老年節”
別忘了向父母長輩道一聲問候
說說想念、聊聊家常
時光易逝,年華易老
讓我們珍惜與長輩們相處的每一刻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犯版權,請聯系我們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