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紅
9月22日,南充市第七屆運動會在儀隴縣體育館舉行開幕式。今年5月先期賽事陸續開賽,田徑、足球、中國象棋、太極拳、體操等項目展開角逐,市七運會在全市范圍內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體育熱潮。
本次運動會包括37個比賽大項,其中34項在儀隴縣舉行。近年來,儀隴縣緊扣“建設體育強縣,辦人民滿意的體育”為目標,強陣地、辦賽事、抓培育,全力推進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滿足人民群眾運動健身需求,不斷推動全縣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滿足群眾體育鍛煉需求,延伸公共體育服務觸角
秋日的傍晚,金松湖公園里的體育運動場漸漸熱鬧起來。熱愛運動的市民們陸續來到這里,打籃球、踢足球、跑步……體驗一場酣暢淋漓的體育運動。
金松湖公園建成后,2019年,儀隴縣又投資1500多萬元,在公園內建成了露天體育廣場,設有健身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足球場、籃球場等,更好地滿足了群眾的健身運動需求。“體育廣場全天免費開放,吸引了眾多體育運動愛好者。”儀隴縣業余體校校長胡海嘯說。
去年11月,儀隴縣投資1800余萬元,對儀隴縣體育場館進行升級改造,新建儀隴縣全民健身中心、輪滑場,升級改造綜合館,改建室外游泳池、籃球場、網球場等,今年6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全民健身中心項目是滿足全民健身需求的一項民生實事,通過系列場館、場地的新建和改(擴)建,提升硬件設施設備,改善健身環境,更好地服務廣大群眾。”胡海嘯說,該中心新建的輪滑場是南充市首個標準輪滑場地,為儀隴體育事業多元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目前,儀隴縣城建有體育公園、綜合體育館各一個,占地8.9萬平方米,全年對外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建有登山步道、騎行道約67公里。對于縣城居民而言,“15分鐘健身圈”觸手可及,同時,公共體育服務也不斷向基層延伸。復興、日興、丁字橋、銅鼓等23個鄉鎮建成多功能運動場和健身中心,將于2026年實現全縣37個鄉鎮(街道)多功能運動場、健身中心全覆蓋。
截至2023年底,儀隴縣共有體育場地2039個,總面積約197萬平方米,常住人口人均場地面積超2.5平方米。
——營造全民健身氛圍,提升儀隴知名度影響力
南充市第七屆運動會分群眾體育比賽項目與青少年比賽項目,包含田徑、游泳、足球、中國象棋、太極拳等37個大項,其中34個大項在儀隴舉行,參賽人數約1.2萬。
前期賽事開賽至今,儀隴代表隊青少年組共取得279枚獎牌,包括92金81銅106銀,總獎牌數暫居全市第一。開幕式的舉行,標志著市七運會即將進入最精彩的賽事階段。接下來,將舉行群眾組的籃球項目和青少年組的排球、體操、游泳項目。
“承辦大型體育賽事,我們有底氣有能力。”儀隴縣教體局體衛股負責人董元猛介紹,標準化的體育設施和場所,不僅為市民休閑健身和體育事業快速發展提供了空間環境,也是促成國省市多項重要比賽在儀隴落地的關鍵因素之一。
近年來,儀隴先后成功承辦了國際拳王爭霸賽,國際女子籃球四強賽,全國頂級男排、女排、男籃、女籃聯賽,以及省市體操、籃球、排球、乒乓球、田徑、跆拳道等大型體育賽事。廣泛開展了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全民健身活動,如儀隴縣第四屆3×3籃球賽、儀隴縣第一屆嘉陵江游泳接力賽等賽事,各鄉鎮還開展了農民趣味運動會、群眾體育運動會、“春BA”籃球賽等群眾體育賽事活動,充分激發了群眾參賽熱情。
同時,儀隴縣長期組織開展“百城千鄉萬村·社區”、8月8日全民健身日及體育宣傳周等系列賽事,促進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
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儀隴縣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43萬人,其中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28.5萬人,占全縣常住人口的39%。
——開設特色體育課程,培養學生體育興趣
在7月結束的市七運會前期賽事——青少年射擊項目比賽中,儀隴縣宏德小學射擊隊與其它8支隊伍200余名射擊小將展開激烈角逐,憑借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精湛的技術,最終斬獲12金9銀5銅的佳績,榮登獎牌榜亞軍。
宏德小學的這支射擊隊伍,成立于2022年,短短兩年時間,這支實力不俗的隊伍是如何鍛造出來的呢?宏德小學射擊隊教練王小麗介紹,2021年11月,宏德小學決定將激光槍射擊項目納入選修課程。經過考察調研,選派老師前往南充射擊場學習,利用體育走班課進行培訓,開展專門集中訓練,通過兩年多的刻苦訓練,宏德小學的射擊隊員們屢創佳績。
宏德小學的激光槍射擊項目是儀隴縣大力推行縣城學校“一校多品”、鄉鎮學校“一校一品”的體育教學模式的個案。“青少年兒童學習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缺乏足夠的體育鍛煉,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迫在眉睫。”儀隴縣教體局黨組成員何小竹介紹,該縣堅持五育并舉,開設特色體育課程,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增強學生體質。
跳繩,是離堆小學的特色體育活動。學期內,該校會利用大課間組織學生開展跳繩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繩在離堆小學的應用不僅僅局限于體育運動。2017年以來,離堆小學將繩與體育、美育、文學相融合,用跳繩運動鍛煉健康美,用繩編、繩畫表現創造美,用繩操、繩舞展現藝術美,用繩故事傳承人文美,用繩課程激發智慧美。實現以繩健體、以繩增智、以繩育美的目的。
“‘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項目的推廣,充分發揮了體育在‘五育’中的基礎性作用和核心地位,以‘教會’‘勤練’和‘常賽’為模式,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培育‘敢拼搏、善合作、強凝聚’的學生。”何小竹介紹,接下來,將持續加強“一校一品”特色項目建設,進一步推進特色學校品牌、示范學校品牌培育,打造具有時代特征、儀隴特色、學校特點的體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