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胡威 張超)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工業穩則經濟穩。打開2023年我縣工業經濟發展畫卷,隨著一批批汽摩配、新能源制造業等項目的落地,一組組數據勾勒出快速發展的清晰脈絡。2023年,我縣加快制造業強縣建設,全縣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4.07億元,同步增長25.8%以上。
歲末年初,氣溫雖降,但擋不住儀隴經開區各企業的生產熱潮。走進四川超航電機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各生產線快速運轉,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機器,各道工序忙而不亂。據了解,該公司總投資2億元,主要從事AC/DC/直流無刷電機生產、機電核心部件制造等各類科技機電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項目全面建成達產后,用工人數可達1000人,年產值將實現8億元。
統一建設的標準化廠房規劃合理、品質過硬,我們公司落地20天時間就能投產,極大地節約了時間成本。
為招引更多更好的制造企業入駐,我縣組建了招商引資小組,開展蹲點式招商引資,通過配套式政策吸引機械制造企業。2023年,我縣招引的迅宏精工、涌成科技等七家企業實現當年簽約、當年投產、當年升規。
一是保持專注定力抓招引,常態化派駐專業團隊蹲點招商。二是持續推進以商招商,用最大誠意、最摯真心、最優服務推進制造業招引。三是全生命周期跟進服務。
走進四川紅豐機械有限公司,各項生產設備已進場,各條生產線快速運轉,一批批汽車零部件陸續下線。2023年10月,該公司正式投產。目前,8條生產線40多名員工全力保障產品生產。
我們企業落戶儀隴經開區是因為被儀隴實惠的配套式政策所吸引。2023年4月與儀隴達成合作意向,6月底項目開工,10月正式投產。
為完善對企服務機制,我縣創新建立“N+1+N”服務企業機制,引導企業只找管委會,管委會為企業代辦、幫辦全部事宜,與相關部門建立聯合服務企業體制機制,保障服務企業更全面、更便捷、更高效。2023年,我縣為20余家企業化解法律風險46項,有效地促進了企業健康發展。
以協調解決企業的“難點、痛點、堵點”為目標,為每個入駐企業配備企業秘書、項目秘書,為企業發展助力,讓企業辦事少跑路,切實協調解決好企業,發展中的大小問題,讓企業入駐舒心。
去年以來,我縣立足縣域實際,堅持“工業強縣”戰略不動搖,重點培育機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導產業。去年,全縣新落地投產企業35個,截至目前,經開區已入駐機械制造企業164家、新能源新材料企業9家。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優化金融服務,切實解決企業融資問題。抓實抓牢招工穩崗工作,確保入駐企業穩工率大幅提升。落實好“N+1+N”服務機制,提供保障性服務和生產要素服務,有力地保障園區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