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陳洪江)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近年來,二道鎮積極引導各村依托各自地域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進一步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帶領群眾走出了一條產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之路。
眼下正是甘蔗收獲的季節。在二道鎮普脊村的甘蔗基地,工人們正忙著收割成熟的甘蔗。為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普脊村引導當地村民成立專業合作社,采用“大豆+甘蔗”的套種方式,種植用來制作蔗糖的青皮甘蔗和適合做水果食用的紅皮甘蔗。
我們這個紅甘蔗種了20畝,采取的是“批發+零售”的銷售方式。零售就是近段時間游客自己可以在甘蔗園里來,自己采摘,10塊錢一根。
甘蔗產業的健康發展也帶動著該村村民增收。自去年發展甘蔗產業以來,便為該村提供了近30個長期就業的工作崗位,有效地帶動了村民增收。
甘蔗園引進來之后,我從他開始種甘蔗到收甘蔗,我都在他這里做,工作每天8個小時,工資60到80,每個月收入在2000塊錢左右,感覺還可以。
為了幫助產業發展,二道政府積極主動作為,為業主提供多種服務。
我們組織業主與農戶外出參觀學習,學習專業技術技能,同時,我們的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業主與農戶提供專業的技術與保障,為我們的產業發展提供了服務與方便。
這段時間,童子橋村的蔬菜基地也迎來了豐收。工人們正忙著收獲萵筍和甘藍,收割、整理、打包、搬運等工作井然有序。
我們基地現在目前有120畝,早春主要是種的是茄果類、瓜類蔬菜,秋冬季主要種葉菜類和根莖類蔬菜,一年的總產值大概在100萬左右。下一步,我們打算再做30到50畝蔬菜大棚,這種就可以“春提早”,從而可以提高它的產值。
二道鎮利用每個村獨特的地域資源,引導各村選擇不同的特色農業產業進行發展,不斷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提質增效,帶領群眾走出了一條農民增收、產業興旺的致富路。
下一步,我們將整合鎮域內農業產業優勢、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堅持以“保供給、促發展”為思路,進一步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