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熊德科 肖靜 胡威)9月12日至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大地歡歌”2023年全國“四季村晚”(秋季)儀隴縣示范展示活動在朱德故里景區客家民俗博覽園舉辦。來自全縣37個鄉鎮(街道)的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的文藝節目,無不體現出我縣群眾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走近朱德故里景區客家民俗博覽園,只見一座由金燦燦的稻谷、黃澄澄的玉米、紅彤彤的辣椒等豐收元素裝扮而成的舞臺呈現在眼前,猶如鋪開了一幅農村大地喜獲豐收的美麗畫卷。在五谷豐登的美景中,非遺金龍舞《慶豐收》《曬糧》《谷子黃了》等精彩的節目無不展示了儀隴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那熱情與拼搏的精神,唱出了一首鄉村振興的致富曲,演繹了一條人民生活的幸福路。
活動以“讓崇高之美在德鄉大地綻放時代光芒”為主題,沉浸式帶領觀眾感受“兩德故里”鄉村文化新風景。除開幕式外,活動開展了“離堆歡歌·金秋村晚”鄉村特色文藝展演,農耕文化體驗暨農特產品展示展銷等活動,多角度展示鄉鎮基層文化建設情況和獨具特色的儀隴美食、旅游商品和農特產品,進一步促進鄉村文化建設。
據了解,活動期間所有節目均為當地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由全縣37個鄉鎮(街道)各選送1個特色文藝節目參加,旨在通過文藝匯演的形式,展現我縣鄉村振興進程中老百姓的真實生活,表達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增進鄰里鄉親之間的感情交流。
游客廖清鵬告訴記者,這次活動不僅生動展現了鄉村生活方式、傳統習俗,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是文旅融合“新招牌”,凸顯了“兩德故里”紅色旅游的新亮點。
近年來,我縣把文化旅游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緊緊圍繞紅色旅游示范縣建設目標,牢牢把握“保護利用好紅色資源、弘揚傳承好‘兩德’精神”總要求,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有效整合特色資源,持續強化區域協作,著力把豐富紅色資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把“偉人故里”打造成為儀隴最大“IP”、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帶重要節點,奮力建設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目前,我縣先后成功創建國家A級旅游景區6個,創評朱德故里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馬鞍鎮全國特色旅游景觀名鎮、琳瑯村中國傳統村落、三條溝村國家農業公園等國、省級文化旅游品牌5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