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魂
育人無聲
暑假期間,儀隴鄉村的農家書屋迎來“讀書熱”。三五成群的中小學生來到農家書屋,閱讀書籍、寫作業……這里已成為孩子們的假期“第二課堂”。
馬鞍鎮金山村第一書記張旭告訴筆者,農家書屋有各類書籍,不光孩子們喜歡來看書,村民也常到這里看書,學習種植養殖等專業知識。
近年來,我縣將農家書屋建設作為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切實做到把圖書送到群眾家門口,使群眾在閱讀中提高致富和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目前,全縣共有農家書屋(社區書屋)531個,實現了全縣村(社區)全覆蓋。每個農家書屋(社區書屋)每年補充更新圖書60種,涵蓋科技、政經、文化、少兒、醫衛、生活等類別。每個農家書屋還建立了《農家書屋管理制度》《農家書屋管理員工作制度》《圖書借閱制度》三項制度,配有專兼職管理員,要求每周開放時間不少于20小時。
每天傍晚,賽金鎮潮水壩村村民不約而同來到村里的文化廣場跳舞、聊天。前些年,村里建成了占地2500余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和湯包梁觀景平臺;改建村文化室和圖書室,并配套黨員群眾遠程教育系統、科技服務平臺。
“我們實施了網點布局優化工程,合理規劃使用農村公共文化設施,聚焦人口規模和輻射面積兩個關鍵,以鄉鎮文化站為主陣地,以村文化室、農家書屋、文化院壩、文明實踐站(所)等陣地為補充,形成農村公共文化設施服務網。”儀隴縣委宣傳部文藝文化股股長鄭再東介紹。
近年來,儀隴縣優化公共文化服務網點布局,全面鋪開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在中心鄉鎮打造文化綜合體,建設綜合文體廣場;不斷優化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實現鄉村公共文化陣地全覆蓋,“鄉村十里文化圈”基本形成。截至目前,儀隴全縣建有56個鄉鎮文化站、1個街道文化中心,投入改擴建經費近2000萬元。
我縣通過“送電影下鄉”“送文化下鄉”“送演出下鄉”“送圖書下鄉”等活動,把文化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公益電影放映是一項惠民工程,全縣每年送公益電影下鄉7000余場,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得到了大家的好評?!眱x隴縣委宣傳部出版版權股股長周家濰介紹。
多年來,儀隴縣堅持組織“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演出活動,演員們的腳步遍布儀隴縣鄉鎮、學校、村莊等地。作為一個當地的文化品牌,哪里有“離堆歡歌”,哪里就有歡聲笑語。通過深入挖掘縣域內紅色文化、非遺文化、客家文化等諸多文化元素,“離堆歡歌”創排了《守護》《根》《九道拐》《打石匠》《插秧號子》等80多個音樂、舞蹈、曲藝、戲劇類文藝節目,并常年開展文化巡演活動,以展、演、賽、講等形式,促進當地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數據顯示,儀隴每年舉辦主題巡演活動、群眾文化活動、傳統節慶系列活動等上百場,年均服務群眾超9萬人次。
8月4日,儀隴縣第三屆鄉村文化振興魅力競演大賽在儀隴劇場精彩上演,義路鎮、先鋒鎮等7個鎮的代言人、文化能人齊聚一堂、同臺競技,用富有本土風情的演繹將文化“家底”搬上舞臺,展示了儀隴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現場,魅力鄉鎮推介視頻播放、文化能人代言、特色文化節目競演等環節火熱進行,7個鎮通過舞蹈、情景劇、廣場舞、器樂演奏等多種藝術形式,將文化能人“請上來”、文化家底“亮出來”、特色文化“秀出來”?!短镆胺鸥琛贰遏~米之鄉慶豐收》《夢回蘭亭》……一個個獨具地方特色的文藝節目,充分展示了儀隴縣的民俗風情、鄉村面貌和特色美景,勾勒出一幅文化興、產業強、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8月24日,由浙川東西部協作共建的儀隴縣城市書房揭牌儀式在德園景區舉行,標志著儀隴縣城市書房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城市書房共分兩層,設有多個功能分區。設計融入儀隴剪紙、篆刻、書法“三鄉”文化元素,充分展示“朱德故里,德鄉儀隴”文化名片。建筑面積683平方米,將于今年10月試運行,可提供200個24小時閱讀學習座位,為儀隴市民提供知識共享、信息交流、互動閱讀的人文空間。
鄉村要振興
文化須先行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文化振興,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文化和旅游部定于2023年開展“四季村晚”活動。
我縣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四季村晚”秋季示范展示點,“大地歡歌”2023年全國秋季“村晚”儀隴縣示范展示活動,以“讓崇高之美在德鄉大地綻放時代光芒”為主題,將于2023年9月12日上午在儀隴縣馬鞍鎮客家民宿博覽園正式開幕。屆時,將通過集中展演的形式,多角度展示鄉鎮基層文化活動情況,以及儀隴獨特的地方文化和文旅融合發展新成果。敬請期待!
注:本文圖片來源于唐嗣忠、張明,張斌,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