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融媒·川觀新聞記者 雷倢
成都大運會是體育的盛會,也是文化交流的盛會。8月1日,成都大運會文化交流專場新聞發布會舉行。
成都如何以大運會為契機,為全球青年搭建文化交流的“舞臺”?發布會上,成都大運會執委會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介紹。
大運村里有哪些好聽、好看、好玩的文化活動?
大運村里穿漢服、體驗中醫推拿……自成都大運會開幕以來,大運村里的互動體驗中心成了熱門打卡地。運動員們紛紛來到這里,參加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互動體驗活動。
大運村執行副村長董成介紹:“我們立足于世界青年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文化需求,從運動員的獲得感、體驗感出發,策劃設計了現有的三類文化活動,希望通過好看、好聽、好玩的文化活動,讓代表團們在輕松愉快中感受中國文化。”
據介紹,大運村組織開展具有中國特色、時代氣息、青春風采的文化交流活動,包括互動交流、互動體驗、主題展覽三類,共7項活動。
互動交流活動包括主題晚會和電影展播。7月29日至8月7日期間,大運村為各代表團成員準備了10場精彩紛呈的晚會。值得一提的是,8月7日的晚會將由大運村所在地——成都大學的師生們表演。
此外,大運村為代表團成員準備了10部優秀電影,包括體育電影、紀錄片、故事片。7月29日至8月7日,在大運村電影院播放。
董成介紹,互動體驗活動包含中國非遺技藝體驗活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體驗活動、“漢語橋”中文學習互動體驗活動三項活動。
“我們邀請了蜀繡、竹編、臉譜、剪紙、繩編、風箏、香包、年畫、皮影非遺傳承人,帶領代表團成員體驗中國非遺制作技藝,感受中國工匠之智。”董成說。
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體驗活動中,大家不僅可體驗書法、國畫、太極拳等傳統文化,還可以在漢服體驗區穿漢服,并在村內打卡拍照。
此外,在“漢語橋”中文學習互動體驗活動中,代表團成員可通過人機互動的方式學說中國話、學寫漢字、學唱中文歌、學做中國菜,還可在體驗區交換中外的高校徽章,促進中外語言交流和世界多元文化互學互鑒。
大運村內還舉行了“中國成都·公園城市”主題藝術展和“體育力量,中國精神”中國體育文化展。
“截至7月30日,據不完全統計,參加村內文化活動的人數已經超過一萬人次。很多代表團成員用留言或者在卷軸上加蓋印章的方式,表達對成都和中華文化的喜愛。”董成說。
不僅大運村里有著豐富的文化活動。媒體酒店和主媒體中心里也有豐富的文化活動,等著記者們前去體驗。
成都大運會主媒體中心賽事運行部專職副主任陳革介紹:“成都大運會主媒體中心也按照國際范、中國味、天府韻的思路,以可看、可聽、可互動、可感受的形式,高質量地策劃和開展文化活動。”
最受歡迎的城市文化交流點位在哪?
成都的街頭巷尾、公園綠道,也是展現巴蜀文化的“舞臺”。在大運會期間,成都為各代表團準備了哪些城市文化交流點位和線路?
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城市工作服務部專職副部長郭驥介紹,為了讓參加成都大運會的來賓們感受到天府文化的獨特魅力,成都以公園城市美學體驗為主線,以“安逸耍成都”為主題,將16個重點文化交流活動點位精心串聯成11條城市文化觀光體驗線路,并在賽前向嘉賓進行發布。
郭驥介紹:“這幾天,來咨詢報名的朋友們可以說是絡繹不絕。7月29日活動開展以來的數據顯示,已經有超過3100名運動員和嘉賓報名參與了城市文化交流體驗項目。”
哪些點位最受歡迎?郭驥坦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最受歡迎的目的地。除了大熊貓本身憨態可掬的呆萌形象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這兒還能夠看到本屆大運會吉祥物“蓉寶”的原型——芝麻。
“當然,武侯祠—錦里、寬窄巷子、成都博物館以及東郊記憶、望江樓公園、金沙遺址、城市音樂廳等點位也普遍受到歡迎。”郭驥表示,“車覽夜游”線路也是嘉賓們出行的熱門選項。
此外,成都大運會公園文化活動也是大運會文化活動中的核心。
郭驥介紹:“成都作為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具有天然的場景優勢,我們選擇市中心成都桂溪生態公園一片綠地上舉辦成都大運會公園文化活動,搭建了文藝舞臺區、迷你大運區、低碳魔方區、大運特許商品區。”
據悉,活動從7月26號開始啟動,每天晚上6點到8點半,共兩個半小時,提供各類沉浸式文化互動活動。
他介紹,在接下來的8天里,成都大運會公園文化活動還將邀請民樂團,以古箏、笛子等民族樂器演奏《春江花月夜》《漁舟唱晚》等中國傳統曲目;聯手友城音樂周邀請了美國、韓國等樂團演出,以音樂讓世界文化互通共融;邀請了成都高校學子演繹《年輕的模樣》《錦城少年行》等大運歌曲,展示成都大運會的特色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