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劉遠華)觀紫鎮按照全縣城鄉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行動的要求,以黨建為引領,創新機制,著力提升黨員干部為民服務能力,不斷增加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這幾天,觀紫鎮正興社區組織黨員和志愿者,開展清理大街小巷“牛皮癬”、整治老舊小區臟亂差活動。在背街的一個小區,大家齊心協力鏟除雜草雜樹,讓小區環境更整潔。
我們要用實際行動給社區群眾作出示范,愛護好自己的家園,堅決制止亂貼亂停亂放亂倒的行為,讓我們的觀紫場鎮更加整潔。
住在小區里的居民,看到黨員和志愿者在幫自己美化環境,主動加入到勞動隊伍中,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雜草全部清理完畢。
我們家門口以前的環境臟亂差,雜草叢生,黨員干部帶著志愿者一起把我們的雜草除了,環境優美了,現在感覺心情舒暢了。
黨員干部為民服務能力,既體現在模范帶頭上,也表現在組織發動群眾上。觀紫鎮政府以及所有駐鎮單位的黨員都在正興社區“雙報道”,做給居民看,帶著居民干,實行網格化管理,讓社區治理的主體動起來。
我們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路子,黨員干部帶頭,組織居民積極參加,自覺抵制不文明行為,讓文明之風吹遍整個場鎮;發揮網格員的作用,加大環境大整治力度,為社區居民創造一個整潔靚麗的居住環境,提升轄區居民生活環境滿意度。
有了黨員的示范、監督和宣傳教育,觀紫場鎮居民如今都會主動打掃衛生,保持周邊環境的干凈整潔。
觀紫鎮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行動,除在正興社區提升黨員干部為民服務能力外,還在楊柳、長虹、大興等村著力提升集體經濟發展能力,進而促進全鎮經濟的發展。
一是以掌上壩壩會、正興事大家談為載體,建立社區議事新機制;二是以正興書香社、童樂社、服務社、文藝社為載體,建立社區服務新機制;三是以社區微基金、社區經濟實體為載體,打造社區治理保障新機制,以此破解社區治理難題,為邊遠鄉鎮基層治理工作提供觀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