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劉遠華)丁字橋鎮被納入城鄉基層治理試點示范項目鄉鎮后,結合客家大鎮的實際情況,走“黨建+法治”的路子,在丁字橋村、元灘農村社區、雙河口社區連片推進,每個村(社區)呈現出“掛牌示范”、“客家堂屋”、“廣場學法”等不同亮點,最終實現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目標。
在丁字橋鎮丁字橋村,村“兩委”一班人組織各組組長和群眾代表,正在評選“法治示范戶”。
參加評選的人員,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后,以舉手表決的方式,最后推選出一戶對象戶,并將牌子送到其家門口。
“法治示范戶”這個牌子掛在我們門前,就像一面鏡子,隨時提醒我,遇事找法,辦事依法,平時不能亂來。
我們丁字橋村先對全體黨員、各組的組長進行培訓,讓他們先成為法律明白人后,他們再圍繞常用法律政策、學法用法巧技、農村常見矛盾糾紛調解等方面培訓其他群眾,最后評選出“法治示范戶”。
丁字橋鎮實施城鄉基層治理試點示范項目,國家投入資金85萬元,涉及到的三個項目村,突出黨建,加強法治。該鎮元灘農村社區擦亮“客家堂屋”議事品牌,一些比較棘手、法理上難以調解的問題,通過客家文化巧妙化解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
我們客家人最重情重義,既按法律條文辦事,又尊重祖宗留下的傳統,兩者融合起來,天大的困難,大家都往里說,互讓對方,最后大家握手言歡。
為讓法治惠及更多的群眾,丁字橋鎮依托項目在雙河口社區建起法治廣場,群眾既可以把廣場當作學法的地方,也可以作為休閑之處,一些大的法治活動都在這里舉行。
自法治廣場創建以來,我們雙河口社區老百姓既學到法治知識,又娛樂了身心,同時我們也邀請檢察院、法院、黨委書記不定期到這里來上法治課,并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提高了我們老百姓的法律意識。
丁字橋鎮實施城鄉基層治理試點示范項目后,圍繞鄰里和諧、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成功探索出城鄉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行動模式。
我們結合項目的實施,在黨建上著力,在法治示范創建上下功夫,探索總結出“共創、共管、共享”的城鄉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行動模式。從目前來看,項目村的群眾正凝心聚力,鉚足干勁,走在鄉村振興的“快車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