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易炳林 陳彥宇)近年來,我縣一直堅持把加快教育發展作為民生大事來抓,以“教育強縣”為總體目標,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己任,以建設標準化學校和創建規范化學校為抓手,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辦學條件,助推全縣教育優質發展。
記者在河西志翔小學和幼兒園項目建設現場看到,整個學校的外形占地輪廓已經初步形成,工地上有機械正在熱火朝天的整理地基。據施工人員介紹,6月底他們就可以完成場平工作,7月份人力機械可以大規模進場,明年5月志翔小學、志翔幼兒園就可以投入使用。
志翔小學及幼兒園建設項目是我縣實施跨江西進、擁江發展戰略而規劃的一所六年制公辦小學。該項目總投資1.57億元,占地面積約54畝,建成后預計開設48個教學班,新增2000多個優質學位,可滿足河西片區及度門街道群眾的教育需求。
儀隴縣志翔小學校、志翔幼兒園及附屬建設項目,是市級重點項目,它是儀隴縣目前占地規模最大的小學與幼兒園,同類學校投資總額最高的學校建設項目。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縣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位逐漸不足。為滿足農村孩子進城上學的需要,自2017年開始,我縣累計投資50億元,連續實施“四輪”縣城教育擴容建設,參照省內一流目標和國家新基建理念,新(改、擴)建知行、翰林等學校20所,新增教育用地1200畝,新建校舍面積59萬平方米,新增學位3.5萬個,可滿足我縣60%的學生在縣城享受優質教育服務。
截止目前,縣城公辦學校達19所,同時志翔小學,志翔幼兒園,清源小學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建成后縣城可將提供6萬個學位,“城鎮擠”、“入學難”問題將得到進一步緩解。
同時,為統籌城鄉教育資源,我縣啟動校點布局調整,撤并各類生源較少、師資力量薄弱的鄉村學校96所,積極構建以中心鄉鎮學校為基點、縣內主要交通干線所在學校為主線的多點多線支撐格局。全力打造“城鄉一體、要素集中、特色鮮明、協調共進”的空間結構與教育體系。
今年撤銷建制學校7所,撤銷初中部10所,停招7、8年級8所,停招高一年級2所,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利用,逐步形成了結構合理、資源優化、效益優良的教育體系。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不僅要教育空間布局合理,學位數量充裕,更加需要學校辦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在擴容增位的同時,我縣不斷加大學校軟硬件設施的投入,特別是加快推進農村地區學校基礎設施建設,讓更多學生擁有更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教師擁有更加舒適的教學、辦公環境。
走進縣知行實驗學校,一棟棟嶄新的教學樓巍然聳立。干凈整潔的校園環境,設施齊全多功能教室,寬敞明亮宿舍和食堂讓人印象深刻。在特長培訓中心,書畫、陶藝等特色課程滿足了學生多樣化受教需求。整個學校育人環境溫馨和諧。
儀隴縣知行實驗學校于2022年9月開校,總投資2.1億元,其中設施設備投資2400萬元,打造現代科技綠色共享高低錯落的校園環境,擁有可容納500人的學術報告廳,多功能體育館,功能齊全的功能教室,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和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提供更多可能性。
辦學條件的改善不僅在縣城學校,農村地區的辦學條件也隨著財政資金的不斷投入有了很大的提升。陳杰是柴井鄉八一希望小學的一名英語教師,從教24年來,學校辦學條件的變化讓他感觸頗深。
以前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一支粉筆,一張嘴,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學生對外面世界了解甚少,自2016年以來,我校在政府大力支持下,使用了電子白板,增加了許多輔助教學設備,現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提高。
一塊黑板的變遷,折射出我縣鄉村教育事業的不斷投入。近5年,我縣累計投資20108萬元,整體推進鄉村學校建設。其中,投資10896萬元用于排除中小學校校舍及圍墻、堡坎等附屬設施安全隱患,保障師生生命安全;投資2390萬元修建教師周轉宿舍390套,改善教師住宿條件,穩定農村教師隊伍;投資6822萬元,新(改擴)建鄉鎮幼兒園10所,新增學位2370個,確保了鄉鄉建有標準中心校,有效實現城鄉一體化協調推進。
經過幾年把孩子送到鄉村教育,我覺得現在的鄉村教育比以往來說,綜合實力更加強了,學校的硬件設施也比原來更好了,特別是我們的課后服務在這一塊做得非常的好,孩子們能夠嘗試不同的類別,學到更多的知識。
在辦好義務教育的同時,為滿足普職分流后職業教育需求,我縣整合職教資源,投資近10億元,聚全縣之力打造儀隴技師學院。目前,該項目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用,今年9月二期項目即將建成,屆時我縣將構建起職業高中、高級技工班、技師班五年制貫通培養格局,可讓1.2萬人在家門口學到實用技術。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不斷加大的教育投入,讓全縣11.7萬名莘莘學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的教育服務,他們的獲得感在不斷提升,他們的滿意度在層層加碼,他們必將迎著朝霞繼續努力,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