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九年如一日扎根基層,堅守“初心”,盡全力服務好當地百姓,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他工作恪盡職守、甘于奉獻,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高質高效的美麗鄉村新路子。他就是復興鎮致遠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陳海軍。
儀隴融媒(記者 唐梟 牛榆)春回大地,山坡返綠。驅車行進在致遠村內,只見道路寬闊,村莊整潔。一片片蔥蘢翠綠的檸檬樹遍布山坡,在陽光的沐浴下愈顯蔥翠,到處呈現出一副生機勃勃的發展景象。
復興鎮致遠村鴻旭檸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業主蔣鯤鵬告訴記者:“昨年這里持續干旱,果園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陳書記帶領黨員干部給我們果園送水,保證了我們檸檬園的產量,去年園內產量達50萬斤,也賣了一個好價錢,讓我們發展檸檬產業信心更足了。”
2014年陳海軍剛擔任村黨總支書記時,當地產業發展還較為薄弱。為帶領當地群眾增收致富,他立足村情實際,牽頭成立致遠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發展肉牛養殖及生態養魚等產業,通過建立“7+3”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機制,整合挖掘一切資源,為村集體經濟持續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積極引進業主建成檸檬園300余畝,柑橘200畝,脆紅李紅心柚80畝,種植水稻1200畝,油菜1000畝,大豆260畝,玉米1300畝。引導返鄉大學生及優秀農民工建設豬場年出欄生豬7000頭的養殖場2處,年出欄80頭肉牛養殖場兩處,年出欄2000只珍禽養殖場一處。”陳海軍介紹道。
致遠村能有這么快的發展變化,離不開一支強有力的班子隊伍。為優化村“兩委”班子結構,致遠村積極吸納返鄉大學生、致富帶頭人和退伍軍人等積極入黨、進入班子隊伍,在2021年村“兩委”換屆后,村班子平均年齡40歲,大專以上學歷占比60%,干部年齡、學歷成功實現“一降一升”。
村支部委員陳芊說:“在陳書記的帶領下,使我們村兩委干部面貌煥然一新,同時也讓我看到了我們村發展的希望,作為一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在2021年決定加入村兩委,發展養殖產業,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在建設村兩委班子隊伍的同時,陳海軍將黨員教育培訓作為“固本強基”主要工作,通過抓實抓牢“三會一課”“兩學一做”“黨史學習教育”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夯實黨員日常學習教育,補強黨員干部精神之鈣,帶動所有黨員爭當先鋒、勇做表率。
陳海軍說:“在日常管理中,時刻要求黨員干部嚴格依法辦事,立好‘高壓線’,緊繃‘一根弦’,引導群眾增強法紀意識、樹立法紀思維,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班子隊伍強了,黨員干部干事熱情空前高漲。為完善村級基層設施,陳海軍緊扣當地短板弱項,積極爭資引項,完成村道公路硬化29公里,整治山坪塘3口、新建蓄水池9口,新建灌溉渠系1.7公里,建設自來水高位水池1座,整治撂荒地建設高標準農田800余畝。同時,高效解決群眾困難。主動協調永樂電管所實施村社農網改造項目,徹底解決本村群眾用電電壓不足的問題;協調天然氣公司在村全覆蓋鋪設天然氣主管道及支管網;聯系自來水公司對村自來水建設進行情況摸排及規劃設計,預計兩年內能真正實現全村水電氣“戶戶通”。
陳海軍表示:“接下來,我將時刻銘記一名黨員身份,發揮村黨建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帶領致遠村全體黨員干部群眾,繼續發展壯大村主導產業、創新基層群眾工作方法,培育文明和諧鄉風,為加快推動鄉村振興繼續奮斗。”
這些年來,圍繞“美麗鄉村、幸福致遠”的目標定位,陳海軍帶領致遠村走出了一條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新路子,實現黨組織由弱到強、集體經濟由無到有、基層治理由差到好的可喜轉變,昔日的貧困村,蛻變成今日的鄉風文明“四好村”,先后榮獲縣、鎮“優秀黨支部”、“先進集體”和縣級“3A先進村黨組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