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劉遠華)眼下正值育秧的黃金時節,回春鎮引進企業集中育秧,解決農戶的后顧之憂,讓企業與農戶“雙受益”,為水稻豐產豐收提供有力支撐。
這幾天,在回春鎮青苔村、火光村的集中育秧點,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回春鎮引進的四川天存糧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組織車輛把營養土和種子拌在一起,通過暗化催芽成功的育秧盤運到集中育秧點后,村上組織人力把育秧盤搬到大田進行自然生長。期間,企業技術人員隨時為參加勞動的村民進行培訓。
四川天存糧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李德會告訴村民:“先把田刮平,田平整了之后就把秧盤與線對齊,四只角擺得整整齊齊的,下面來說好管理水源,秧苗長出來整齊。”
參加勞動的群眾按照技術要求和擺放流程進行操作,讓擺出來的育秧盤達到“遠看一條線、近看一樣寬”的效果。回春鎮今年栽植水稻的面積為1.1萬多畝,其中企業在勞動村、胡家溝村承包土地種植水稻面積3000畝,其余的為農戶自種。針對勞動力缺乏等多種因素,鎮上決定由企業牽頭,統一育秧地點、種植品種、育秧方式、供應秧苗,既降低成本又滿足群眾的需要。
回春鎮副鎮長許鵬昆說:“散戶育秧一畝需要種子化肥農藥等成本300元左右,統一育秧只需要100元左右,對比起來節約成本200元左右。”
據了解,育秧盤搬進大田后,在適宜的溫度下很快就會長出秧苗來,后期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棚里的溫度不能過高,過高了容易造成燒苗,到了中午的時候,你肥薄膜掀開,有利于它的光合作用。”回春鎮的駐村干部與農技人員一道,抽出時間來到集中育秧點,發現企業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當面提醒,保證苗齊苗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