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
天下之本
務莫大焉
新的一年
我縣將采取哪些舉措推動鄉村振興?
快跟著小編來看看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聚焦有效銜接,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提質發展現代農業,聚力打造美麗鄉村,全力推動鄉村振興。
儀隴融媒(記者 肖蒙 陳洪江)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我縣統籌兼顧發展農業農村,推動鄉村振興全面提速。脫貧攻堅成效顯著,高質量通過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國家綜合核查;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全力推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現代農業、科技農業加速駛入發展快車道;加快補齊農業農村基礎短板,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農村更宜居、鄉村更美好。
推動鄉村振興,首先要防止返貧。今年,我縣將嚴格落實五年過渡期和“四個不摘”要求,堅決筑牢防止返貧防線。
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陳昱旭表示:“著力健全防止返貧常態化監測幫扶體系,切實筑牢防止返貧‘攔水壩’。同時,持續通過‘揭榜試點’、東西部協作等途徑,努力推動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平穩過渡,為爭創全省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縣打下堅實基礎。”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農業是安天下、穩民生的戰略產業,推動鄉村振興必須牢牢把糧食生產抓在手上,堅決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
這段時間,在二道鎮的古井、楊廟、草坪、天星等村(社)的地頭,正熱火朝天的實施著高標準農田改造。原先零散的小塊兒耕地,在經過挖掘機平整地壟、清運積土、填埋渠溝等系列工作后,變成了集中連片、平坦規整,可機械化耕種的高標準農田。
二道鎮黨委書記鄭如剛告訴記者:“今年,我們二道全鎮規劃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4000余畝,并配套建設田間道路和排灌渠系,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產出效率,促進農民增收。”
今年,我縣將堅決守衛糧食安全,計劃新改建高標準農田5.9萬畝,鞏固提升優質糧油基地43萬畝,發展糧經融合基地7萬畝,確保糧食播面達116萬畝、產量達44.7萬噸以上,出欄生豬穩定在85萬頭以上。
縣委農辦專職副主任羅興智說:“我們將著力建立防止耕地撂荒長效機制,扎實做好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整治、低效產業園騰退改造,認真落實‘田長制’,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有效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農業要豐收,就要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讓農業有奔頭、有搞頭。怎么做?推動農業提質增效是關鍵抓手,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是重要路徑。
目前,我縣已經啟動1個縣級中心(加)3個分中心加10個服務點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力求打通農業全產業鏈服務體系,推動我縣農業實現降本增效。
據縣委農辦專職副主任羅興智介紹:“今年,我們將把糧食綜合效益作為全縣抓農業的落腳點和根本點,扎實推進良田、良機、良種、良法、良制‘五良’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完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持續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鄉村振興,一方面要抓牢農業產業發展,另一方面要抓實美麗鄉村建設。今年,我縣將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整村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示范村50個,扎實開展農村垃圾、污水綜合治理,力爭行政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5%以上、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達80%以上,垃圾無害化處理實現全覆蓋。
羅興智表示:“我們將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補齊農村道路、供水、電網、通信等基礎短板,打造一批宜居鄉村示范樣板。同時,扎實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大力開展鄉村振興‘揭榜試點’,認真總結試點鄉鎮、村先進經驗在全縣推廣,力爭創建鄉村振興省市先進鄉鎮2-3個、示范村9個。”
在鄉村振興之路上,農村廣闊天地大有可為。我們相信,新的一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及科學決策部署之下,儀隴大地將會揮灑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