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劉遠華)人勤春來早,果樹管護忙。這段時間,五福鎮組織農技人員來到柑橘樹種植基地村,手把手指導柑橘樹種植業主科學施肥,科學修枝整形,確保全鎮柑橘樹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豐產增收。
五福鎮老罐村種有“春見”、“沃柑”、“愛媛”三個品種的柑橘樹1000畝。這幾天,業主正組織當地群眾為柑橘樹施有機肥。鎮上駐村聯片干部和農技人員抽空來到基地查看,發現施肥中存在問題,立馬請來業主當面指導。
農技人員許爾濤說:“一是柑橘樹下面周圍的雜草太多,要稍微清除一下,第二就是施肥的時候(要)理一個淺溝,把肥料施在溝里面,這樣肥料吸收得快一些,效果好一些。”
在個別地塊,鑒于業主已經把有機肥堆放在柑橘樹下,為了節約時間和成本,農技人員現場示范進行整改。
“雜草清理完,等它自然腐熟后也可以作有機肥。施有機肥的時候,挖個小溝,不要太深,不要傷到柑橘樹的根部根子,然后把肥料倒在溝里面,簡單覆蓋一下。”整改工作基本到位后,許爾濤單獨找一塊還沒有堆上有機肥的地塊,給業主示范科學施肥的步驟。
指導現場,許爾濤再三要求業主及務工群眾,施肥時不能走捷徑,一定要按照步驟來操作,這樣才能保證施肥效果和柑橘品質。施肥工作指導結束后,許爾濤還發現柑橘樹修枝整形存在不足。
“像這個掃把枝多很了的要剪一下,還有干枝要剪一下,達到舒展,又不能太密,太陽光能照進來就行了。”從施肥到修枝整形的全過程,看似簡單的技術要領,許爾濤“手把手”指導業主、教會務工的群眾,增加他們管好柑橘樹的信心。
業主周杰表示:“農技人員講的這些方法,結合本地的土壤氣候條件,我們按照要求去管理,相信柑橘會長得好,到時會結出又大又甜的果子來,我們的錢包會鼓起來的。”
五福鎮除抓好老罐村的柑橘樹管護外,還派出其他農技人員管好全鎮其他村300畝面積的柑橘樹和其他果樹。
五福鎮副鎮長張洋告訴記者:“我們鎮上的農技人員和村上的‘土專家’一道,指導全鎮的果農們春管果樹,科學施肥,科學防治病蟲害,激發他們依靠科技方法管好果樹,從而實現增收目標的熱情和信心,助農增收,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