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劉遠華)眼下正是榨菜收獲的時節,銅鼓鄉萬畝有機桑園里套種的榨菜喜獲豐收,每畝產量2000多斤。縣內食品加工企業以每噸1150元的價格敞開收購,讓業主笑開顏。
這幾天,銅鼓鄉龍家店、凌云山、九龍山等蠶桑基地村內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各自協調本村的勞動力幫助業主收獲榨菜。九龍山村為業主徐榮瓊調配了8名村民,大家的動作利索麻利,不一會兒,地里就是一堆堆形狀圓整、色澤翠綠的榨菜。
“去年辛苦勞作種了有100畝左右,預估每一畝產量大概是2000左右。”九龍山村業主徐榮瓊開心地說。
九龍山村2000畝的桑園,共有7位業主在里面套種榨菜。從下種到收獲,業主與鄰里鄉親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務工群眾袁素瓊表示:“業主在桑園地里種這個榨菜非常好,我們來幫她收,給我們80塊錢一天,我們覺得可以。”
由于桑園面寬量大,從前期的栽植到后期的管理再到目前的銷售,都是由村集體經濟組織來實施。
九龍山村黨支部書記王平虎告訴記者:“我們不愁銷路,我們利用村集體(經濟)組織這一平臺,在去年栽(榨菜)的時候,就與縣上食品加工企業簽訂了協議,當天收獲完畢,直接運到企業。”
桑園地里套種榨菜,是一種生產成本較低而經濟效益較高的種植方式,既能落實國家耕地非農化和非糧化的政策,每畝又能增加千元以上的產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銅鼓鄉副鄉長張嬌表示:“我們推行的“桑園+榨菜”復合種植模式,不僅提高了桑園綜合效益,同時也增加了業主、農民群眾和村集體經濟的收入,減少了桑園松土、除草、施肥等環節,實現了抓蠶桑產業和經濟作物相互促進的目標,助力我們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