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劉遠華)度門街道何家埡村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作用,把400多畝撂荒田承租過來,種上蓮藕,通過精心管護,喜獲豐收。新年一開始,每天有上萬斤的蓮藕投放市場銷售。
來到度門街道何家埡村蓮藕基地,只見村集體經濟組織聘請的專業采挖蓮藕工人和經過培訓后的當地村民,他們拿著高壓水槍,彎起身子,沖開覆蓋的泥土,摸出蓮藕來。不一會兒的工夫,水面上就堆滿了長短不一、大小均衡的蓮藕,挖藕工人臉上都露出笑臉,因為他們每天有可觀的收入。
“我們兩口子一天要挖兩千多斤,工錢可以拿到一千多塊錢。”挖藕工人易國斌高興地說。
中午12:00左右,采挖蓮藕的工人,把田里的蓮藕攢到一起,洗凈后搬到岸上。何家埡村的黨員干部每天輪流到基地搬運、過秤、裝車,快速送到商超及批發業主的手中。
度門街道何家埡村黨支部書記肖方權告訴記者:“從我們目前挖出來的蓮藕來看,情況還是非常良好的。保守地講,我們一畝蓮藕的產量應該在五千斤以上,價格目前市場上是每斤2塊錢,一畝田的產量收入就有一萬塊錢左右。”
度門街道何家埡村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蓮藕產業,街道和村上一道,制定出具體的管理辦法。即使在去年天干的情況下,村上想辦法保證水源,實現豐收目標,蓮藕產業已成為當地村民致富增收的新渠道。
度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華德表示:“我們充分利用村集體經濟組織這一平臺,大力發展蓮藕產業,為當地群眾持續增收找到了一條路子,常年在蓮藕基地務工掙錢的群眾,每人每月收入在2000塊錢左右。同時,我們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銷售,當天所挖的蓮藕,全部一銷而空,真正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組織有效益、農民群眾有收益的“雙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