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記者從市農牧業局獲悉,我市加快實施沼氣工程,減輕畜禽養殖糞污污染。截至目前,全市農村已建成戶用沼氣池51萬口,占適宜建池農戶的65%。
7月17日上午,記者在蓬安縣相如鎮三星橋村村民蒲成斌家看見,廚房布置井井有條,墻壁和灶臺一塵不染。蒲成斌一扭灶臺開關就能做飯,而且沼氣發電產生的能源還能用于照明。
蓬安縣農村能源辦公室一名負責人介紹,通過建沼氣池—改圈養畜—沼氣利用—改廁改廚,畜禽養殖糞污污染問題得到解決。同時,沼氣池建設也改變了農民群眾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改善了農村環境衛生。
據市農牧業局統計,我市加快實施農村沼氣工程以來,除了建成戶用沼氣池51萬口,還實施了大型沼氣工程44處,集中供氣沼氣工程101處;建成了以沼氣工程為紐帶的“養殖業+沼氣工程+種植業”的種養循環農業示范基地22處,有效解決了一定區域范圍內的畜禽養殖糞污污染。通過建設沼氣池,農戶戶均每年可減少燃料和電費支出1200至1500元,減少農藥、化肥支出300至500元。“豬—沼—果、豬—沼—菜、豬—沼—漁”等生態模式也在全市廣泛應用。(記者 李奎 實習生 朱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