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要義在治、根本在護。6月2日,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落實各項環保措施,保持大抓環境保護的勁頭,有力地保障了南充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清新。
市環保局監測,從2014年起,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等污染物濃度同比下降。至2016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數據,從2013年的每立方米32微克、35微克、106微克下降至每立方米12微克、30微克、82微克。污染物濃度下降后,南充的天更藍。特別是今年以來,雨后南充的藍天白云,張張美圖時常刷爆“朋友圈”。
“我市把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年年強力推進。”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市政府專門成立“市藍天行動督察辦”,督察督辦重點、難點問題,強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針對治理難點,制定整治措施,實施多部門聯合執法。如在揚塵整治專項行動中,加強對建筑施工、道路開挖、渣土運輸和道路保潔管理,對造成嚴重污染的要求停工整改,揚塵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今年是《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實施的第二年,我市以‘建設嘉陵江中游重要生態屏障’為目標,執行最嚴格的水環境管理制度。”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防治水污染,我市建立了水污染防治調度機制,按季調度行動計劃落實情況,按季度通報全市水污染防治情況,對全市水環境質量狀況進行通報,對各縣(市、區)考核斷面組織實地踏勘,利用專項微信群平臺通報治理信息、曝光突出污染問題1000余個,均得到及時整改。
據了解,目前納入《南充市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中的國、省控地表水控制斷面中,國控斷面嘉陵江(南充段)干流上的金溪電站、烈面2個斷面,以及省控東河文成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地表水Ⅱ類(優)標準,省控西充河彩虹橋1個斷面水質達到2016年度目標水質標準,升鐘水庫水質達Ⅱ類(優)。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狀況達Ⅱ類(優),達標率為100%,縣城水源地水質達Ⅲ類以上,水質優良。
在土地污染治理方面,我市在去年5月根據《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啟動“土十條”戰役。市環保局組織各縣(市、區)環保局、經開分局、市環境執法支隊,對全市可能造成土壤污染風險的重點企業、工業園區、生活垃圾和醫療焚燒廠、采礦場、非正規垃圾填埋場、固廢及危廢回收利用企業、已搬遷或關閉工礦企業等各類企業、設施場地開展全面排查。經查,南充市轄區內無土壤污染問題突出區域。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創建40個省級生態鄉鎮、599個市級生態村。
“下一步,我們還將做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南充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完成市級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工作,同時,組織各縣(市、區)環保局劃定縣級生態保護紅線。(記者 陳冠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