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劉玉蓮)讓荒田變良田,讓荒地變菜地。近年來,銀山農村社區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共同致富為目標,整治撂荒土地900余畝,大力發展特色蔬菜產業,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切實保障提高群眾經濟收入。
近日,記者在銀山農村社區的蔬菜基地里看到,金太陽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正在體驗采摘的樂趣。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小朋友們小心翼翼的將萵筍連根拔起,相互比較看誰拔的萵筍更長更大。這是銀山社區蔬菜基地開展體驗式農耕活動以來,迎來的第一批客人。
金太陽幼兒園業務園長彭良英說:“生活即教育,大自然是孩子們最好的課堂,聽說這里有體驗式的農耕活動,我們特意帶小朋友們來體驗收獲的快樂。”
采摘結束后,工作人員將現場的蔬菜分別裝袋,方便小朋友們離開時帶走,社區工作人員以10元一人的收費標準,將采摘出來的蔬菜賣給前來體驗農耕的師生。據村干部介紹,這是今年集體經濟創收開拓的農旅融合的發展模式,通過德瑞文旅公司聯系相關學校,合作社提供場地,另辟蹊徑,開展農耕體驗,采取“合作社+企業+學?!钡姆绞?,新增蔬菜銷售渠道。
今年秋季,基地種植有萵筍、白菜、西蘭花、榨菜等多種蔬菜,目前白菜和萵筍已上市,主要銷往縣城各大市場及學校。本輪蔬菜收割后又將種植新一輪糧油作物,采取“蔬菜+糧食”的輪作機制,最大限度的利用本社區的地理優勢和土地資源,為來年的持續增收奠定基礎。
截至目前,蔬菜專業合作社擴建擴種蔬菜畝數達到800余畝,發展種植大戶54戶,吸引社區582戶1968人參與到村集體經濟建設中來。下一步,銀山農村社區將繼續充分發揮“縣城后花園”交通便利的優勢,開發農業觀光采摘、農耕體驗、科普教育、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旅游產業,實現農旅融合發展。
銀山農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彭靈賢告訴記者:“去年通過撂荒地整治900余畝,解決了群眾這個就近務工,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今年通過糧食蔬菜銷售實現了集體經濟收入39.2萬元,下一步我們將探索農旅結合機制,繼續發展集體經濟,做大做強做優?!?/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