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肖靜)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大動脈,良好的交通環境和高效的路網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丈量群眾心中幸福指數的標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儀隴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最快、最好的十年,也是交通運輸助推儀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惠及人民群眾成效顯著的十年。
一條條平坦的瀝青水泥路通往鄉村,一片片田野彌漫著豐收的喜悅,我縣“四好農村路”的建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就,不僅加快了農業產業資源開發,給群眾致富帶來了新希望,也為鄉村振興增添了人氣和財氣,鋪就了一條條闊步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
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一條條鄉間公路,就像一把把打開山門的“金鑰匙”,打通鄉村振興“微循環”,為廣大農村地區帶來了勃勃生機?!肮费由斓侥睦铩a業就發展到哪里、物流就配送到哪里”,公路交通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城貨下鄉、山貨進城、電商進村、快遞入戶的良性互動,便民運輸服務全面打通,農村交通條件和群眾出行環境得到根本改善。
“基本上全村達到了戶戶通公路,生產路和便民路都是通了,再加上主道都是通油路,從中就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老百姓產出的東西,隨時銷售方便,老百姓收入也可觀,現在都還是最好的條件對我們這個地方來說。”賽金鎮高家壩村村民彭建軍說。
公路建設,規劃先行。儀隴著眼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交通、旅游和產業規劃有機結合,圍繞“三化”目標,實施“五大工程”,建設“大交通、大樞紐、大物流”,統籌整合資金近50億元,用于交通建設。截至目前,儀隴境內有高速公路78公里、國道124公里、省道190公里、縣鄉道1600公里、通村組公路5000余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7000余公里,形成了“連接周邊、通向成渝、融入西部”的發展格局。隨著一個個道路建設工程開始竣工,一項項惠民舉措深入落實,我縣立體交通格局加速形成,經濟發展和群眾出行的交通引擎更加強勁。
2019年,漢巴南鐵路(儀隴段)開工建設,經過幾年的快速推進,建設成果顯著。目前,漢巴南鐵路(儀隴段)儀隴境內的51座橋梁的架梁任務順利完成,正式啟動無砟軌道施工任務。
中鐵二十一局漢巴南鐵路三標段項目副經理葉良成告訴記者:“我們漢巴南鐵路三標已完成線下工程95%以上,后期我們將全力以赴完成路肩排水溝施工以及無砟軌道精細化管理施工,為明年的線上鋪軌創造有利的條件。”
銀昆、成巴高速穿境而過,G244、G245等國省干線縱橫交匯,儀隴人民盼望的高鐵出行也即將成為現實。目前,閬儀營高速進入建設前期準備階段,平儀、南儀高速納入全省規劃,內聯外暢的交通網絡正逐步形成,全縣交通區位正發生歷史性改變。
“目前,我縣在建高速1條,已經納入規劃新增高速公路2條,省道2條,規劃布局縣、鄉道156條,新增公路里程共1782公里。預計到2035年,全縣5條高速公路,2條國道、6條省道的交通骨架逐步形成,公路總里程將突破10000余公里,將切實構建起“一港、二鐵、五高、多干、N支”的綜合交通路網體系。”交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嚴毅說。
十年來,儀隴始終堅持把交通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堅持把交通建設作為改善區位條件、破解發展難題、實現脫貧奔康的先導性工程來抓。聚焦發展瓶頸,創新體制機制,堅持聚焦重點、穩中求進總基調,我縣以“三個示范縣”建設為主線,持續發力推進交通路網加速建設,全面拉開“城市框架”,構建“內暢外聯”大格局,打造“交通+扶貧+產業+旅游+物流”共融發展新模式,為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交通運輸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