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bz5sp"><del id="bz5sp"></del></label>
    <i id="bz5sp"><meter id="bz5sp"></meter></i>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非凡十年看優勢丨下好全國發展的一盤棋——從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 題:下好全國發展的一盤棋——從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新華社記者

      打開中國地圖,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日益增強,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走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東西部發展差距持續縮小、重要功能區關鍵作用更加凸顯……

      港珠澳大橋海上日出(2019年8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統攬全局,不斷豐富完善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引領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新時代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成功實踐,凸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之光,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優勢和充沛活力。

      全局謀劃頂層設計

      這是建設中的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星網)雄安新區總部大樓(2022年9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2022年7月25日,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為又一家注冊落戶河北雄安新區的中央企業。

      中國星網、中國中化、中國華能等3家央企總部啟動建設,首批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高校、醫院基本確定選址,一批符合新區功能定位的市場化疏解項目落地建設……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正在一張白紙上規劃締造一座未來之城——承載“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使命的雄安新區。

      這是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2021年7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外媒評價說,中國按照高標準高質量的要求規劃建設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力圖讓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縮小區域間經濟差距的標桿。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世界罕見。如何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邁向現代化進程中必須要解決好的重大課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我國區域發展新形勢,著眼全國“一盤棋”,以深化區域協調發展經略發展大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部署進一步完善支持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的政策體系,確立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體相當的區域協調發展目標。

      這是在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拍攝的“5G+工業互聯網成果展”現場(2021年11月20日攝)。新華社發(伍志尊 攝)

      “立足于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將區域、城鄉、陸海等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區域納入國家戰略層面統籌規劃、整體部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說。

      從全局謀劃區域,以區域服務全局。

      “不能簡單要求各地區在經濟發展上達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辯證法”,習近平總書記為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指明方向。

      尊重客觀規律,產業和人口向優勢區域集中,形成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為主要形態的增長動力源。

      這是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政務服務中心長三角“一網通辦”服務窗口(2020年5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發揮比較優勢,經濟發展條件好的地區承載更多產業和人口,發揮價值創造作用;生態功能強的地區要得到有效保護,創造更多生態產品;增強邊疆地區發展能力,使之有一定的人口和經濟支撐,以促進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

      完善空間治理,按照主體功能定位劃分政策單元,對重點開發地區、生態脆弱地區、能源資源地區等制定差異化政策,分類精準施策。

      藍圖擘畫,還要有效機制確保落實。

      圍繞區域重大戰略,中央層面成立領導小組統籌指導,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綱領性文件為戰略實施提供根本遵循,中央財政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在相關部門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日常工作,各地政府成立相應機構推動落實……

      “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這為區域發展工作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司司長肖渭明說。

      發揮比較優勢形成發展合力

      8月17日,2022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上海落幕。會議傳遞出明確信號: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約占全國經濟總量四分之一的長三角地區,下半年要為全國穩住經濟大盤作出積極貢獻。

      這是滬蘇浙皖四地自2018年以來連續第五年召開座談會,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行深度探討。

      今年上半年,上海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導產業實現正增長;安徽、浙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5.6%、5.5%;江蘇省外貿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三省一市以一體化發展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穩向好。

      “‘一體化’不是‘一樣化’,關鍵是發揮三省一市比較優勢,增加區域綜合實力,激活整體活力,增強主體競爭力和共同抵御風險的能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吳曉華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

      在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林占熺(右二)與農戶交流菌草種植技術(2021年3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以制度聚力,優化區域互助格局,統籌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發展——

      電視劇《山海情》中,小小的雙孢菇遠銷外地,助力閩寧鎮村民走上致富路。現實中,雙孢菇已經從村民家的小作坊搬到了智能化廠房,一批批福建企業在閩寧協作機制引領下扎根寧夏西海固,成為區域協調發展的生動注腳。

      補齊短板、縮小差距,是“協調”二字題中應有之義。

      提供援助資金、選派掛職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發展“飛地經濟”……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深化東北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完善對革命老區、邊疆地區、生態退化地區、資源型地區和老工業基地等精準支持政策,促進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更好共同發展。

      這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建設項目第一批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現場(2022年7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以制度聚力,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支撐體系——

      “區域重大戰略的提出體現了實踐先行、與時俱進的理論提升和現實需求,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新的戰略視角和支撐,為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了新的空間格局和功能板塊。”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高國力說。

      打造創新動力源,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要素加快集聚,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圍繞區域重大戰略布局落子;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破題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國家的“江河戰略”確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鮮明定位;

      布局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通向西開放大通道、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由點及線到面,支撐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

      ……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以新發展理念指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彰顯制度文明的自覺與自信。

      打破利益藩籬釋放治理效能

      新安江江畔秋高氣爽,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深渡鎮碼頭開始熱鬧起來。眾多游客慕名而來,從這里泛舟順流而下,入浙江省千島湖登岸,欣賞沿江山水。

      發源于安徽省黃山市的新安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也是皖浙乃至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

      回首過往,深渡鎮大茂社區黨總支書記姚順武感慨萬千:“江面有垃圾,岸邊有化工廠,水質不堪回首。”

      新安江的巨變,姚順武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

      2012年,皖浙兩省在新安江啟動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按照“誰受益誰補償、誰保護誰受償”原則,建立補償標準體系。兩省約定,年度水質達標,浙江對安徽進行補償,反之安徽對浙江進行補償。

      建立流域上下游互訪協商機制、構建財政支持生態保護長效機制……10年間3輪改革試點,以體制機制建設為保障,皖浙兩省走出了一條“上游主動強化保護、下游支持上游發展”的互利共贏之路。

      “我們改造茶葉基地,通過禁用農藥提升品質,同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姚順武說,當地還發展鄉村旅游,僅大茂社區就有40多家民宿農家樂。

      如今的新安江成為名副其實的“心安之江”,連續9年達到補償考核要求,每年向千島湖輸送60多億立方米潔凈水,千島湖水質穩定保持為優。

      大江大河由于行政管理分割,一直是治理難題。新安江的綠色轉型之路,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通過改革創新不斷自我完善、自我修復的強大優勢。

      出臺建立長江、黃河全流域橫向補償機制的實施方案,制定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流域生態保護補償的指導意見,各地積極探索共建立13個跨省份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區域間生態保護補償的合作網絡織密織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持續破除地區間的利益藩籬和政策壁壘,促進人口、土地、資金、技術等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發展效能。

      “一張藍圖管全域”“一個標準管準入”,標準、監測、執法“三統一”……橫跨滬蘇浙三地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聚焦集中化、集成化、高強度改革試驗,一系列制度創新成果加速復制推廣;

      海南自由貿易港圍繞貿易、投資、跨境資金流動、人員進出、運輸來往自由便利以及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深化改革探索,近兩年新增市場主體超過100萬戶;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啟動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改革從多方面入手健全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破除障礙頑疾。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必將能實現各區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動力。(記者安蓓、謝希瑤、姜剛、劉紅霞、郭宇靖)

      海報設計:潘紅宇

    【責任編輯:張樵蘇 】

    編輯:馮靖淼 責編:林子檬 編審:蒲勇 監制:張斌

    智慧儀隴APP 舉報

    論壇熱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yinren6综合网色狠狠|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情|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天天综合天天看夜夜添狠狠玩| 无翼乌无遮挡全彩老师挤奶爱爱帝国综合社区精品|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二|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欧美综合区综合久青草视频| 欧美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不卡区|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欧美αv日韩αv另类综合|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久久本道久久综合伊人| 欧美亚洲另类久久综合|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网| 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欧美日韩综合在线|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av一区|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丁香五月网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