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張義明 唐梟 見習 牛榆 楊丹)今年以來,我縣積極對接國省“十四五”規劃,緊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始終把“雙十”工程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總抓手,逐項細化任務清單、鎖定具體項目、明確目標進度,掛圖作戰、有序推進。
儀隴中學新政校區已經開學招生兩年,學校現有學生近7000人,嘉陵江名校初具規模,帶動著河西片區的快速發展。經近三年的城市建設,河西中部組團主干道已基本建成,儀隴中學、職業學院已投入運行,思德干部學院、縣醫療中心即將建成投用,水文化公園、嘉陵江三橋開工在即,大型商業綜合體正全力招引客商。
購房業主告訴記者:“現在河西片區發展很快,各種配套設施都很齊全,從醫療到教育再到休閑,都一應俱全,讓我們住得舒心。”
按照縣委、縣政府“跨江西進,擁江發展”思路,河西片區將是未來儀隴城市發展的主戰場,而河西中部組團又是河西片區發展的“排頭兵”,是儀隴向外展示山水園林城市的重要窗口。根據規劃,其范圍為北至成巴高速,東至嘉陵大道,南鄰興業大道,西至迎賓大道及周邊地塊,面積約10平方公里,人口約12萬人。
走進朱德故里景區德鄉慢村,只見一座座精品民宿錯落有致,呈現出一派山水田園的濃厚氛圍,來此紅色研學旅游的客人絡繹不絕,在這里既能感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更能在幽靜通悠處享受夏日的清涼。
今年以來,我縣從硬件設施提檔和軟件服務提質“雙向發力”,全力推進朱德故里5A級景區提升工程,精心打造客博園、精品民宿群,不斷完善旅游配套,豐富朱德故里景區旅游業態。
據了解,德鄉慢村精品民宿群落有效利用村內閑置民宅,以“山、水、田、村”宜居生態系統為本底,以紅色文化、川北客家文化為脈絡,融入“慢宿、慢食、慢行、慢游”的川北客家慢生活美學,回歸生產、生活、生態本原,為游客提供生態康養的休閑場所。該項目踐行“景區帶村、旅游富民、景村一體、共融共生”旅游扶貧愿景,用“朱德眼中的琳瑯村”文化和生態資源講述朱德故里的鄉村振興故事。
同時,我縣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工業產業新舊動能加快轉換,著力聚焦機械制造、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節能環保新材料、絲紡服裝為主導的產業集群發展,奮力實現工業倍增。
儀隴經開區規劃面積9平方公里,按照“一區四園”總體布局,即機械制造、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節能環保新材料、絲紡服裝四大產業園。深入實施百億產業倍增工程,基礎設施累計投資45億元,建成園區6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35家,其中規上企業4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吸納就業人員5000余人,工業總產值突破136億元。
今年以來,我縣堅持精力向項目集中、要素向項目集聚,優化完善項目審批、調度機制,強化項目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逗硬落實重大項目專班服務推進、質量進度再監督、工程量變更管理、跟蹤審計等制度,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全縣上下以時不我待的精神、舍我其誰的擔當、忘我奮斗的追求,為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儀隴新征程而不懈奮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