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路鎮
合作便民代辦站“形同虛設”,無人值守,群眾辦事不方便,縣行政審批局多次通報,未見成效。
一、調查核實情況
原義路、義門、合作并鎮后,根據縣委政府要求,義路鎮在原合作鄉設合作便民代辦站,黨委政府安排易學剛同志在代辦站值守。由于合作村是在街村,為方便群眾辦事,鎮黨委政府安排合作村進駐合作代辦站辦公。經查,2022年3月31日易學剛同志在縣關工委開會,易學剛因老家建房,4月1日送材料回老家,加之4月1日前后幾天全體鎮村干部在入戶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集中摸排工作,導致合作代辦站無人值守。
二、問題整改情況
(一)嚴肅批評教育??紤]到易學剛同志今年已59歲,鎮黨委政府對易學剛擅離崗位進行嚴肅批評教育,易學剛也認識到自身錯誤,表示將嚴格遵守上下班制度,堅持站好最后一班崗。
(二)加強值班力量。落實合作村常職干部輪流和鎮干部在合作便民代辦站同時值守制度。
(三)優化工作模式。民政、人社等方面業務由代辦站代為收齊資料,交由鎮便民服務中心辦理,避免群眾多跑路。
(四)強化管理考核。嚴格執行便民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代辦站的相關管理制度,堅持每天簽到,嚴格考勤,實行一周一匯報,每月匯總考核。
(五)強化督查追責。鎮紀委組織專班對全鎮便民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代辦站、村(社區)便民服務代辦站常態化開展督查檢查,對檢查發現不在崗、工作不在狀態等情況,鎮紀委將嚴肅追責問責。
馬鞍鎮
一、周河便民服務代辦站搬離原址,變更站點位置,向群眾宣傳不到位,導致群眾誤以為周河便民服務代辦站撤離,只能去馬鞍鎮便民服務中心辦事。
二、周河便民服務代辦站未見馬鞍鎮政府工作人員上崗值守,幫助群眾辦事。
基本情況
原周河鎮便民服務代辦站位于馬鞍鎮西南部,距馬鞍場鎮5公里。2019年實施撤鄉并鎮工作后,原周河鎮與馬鞍鎮合并,原周河鎮人民政府所有辦公設施出租給中鐵十八局,人員并入馬鞍鎮,原周河便民服務代辦站搬遷至興龍社區辦公室共同辦公。由于原周河便民服務代辦站建房時間較為久遠,辦公設施老舊落后,雖然現搬遷至興龍社區活動室共同辦公,但場地狹窄,群眾辦事環境差,且鎮政府人手短缺,嚴重影響服務效能。
整改措施:
一是在原周河所涉及村(社區)的重要位置張貼公告,并進村入戶宣傳,做到家喻戶曉。
二是利用逢場天,鎮上的相關業務部門到代辦站辦理業務,方便群眾辦事。
三是加強對村(社區)社干部的業務培訓,能在村辦理的事項,就地辦理;村(社區)不能辦理的事項,由村社干部到鎮代辦;確需群眾本人到場的,由鎮便民服務中心提供相關辦理服務。
四是進一步規范窗口服務,切實轉變服務態度、提升辦事效能。
德運水投
水務入駐政務服務中心業務不完善,存在只有部分業務能夠在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全部業務、審批、簽字、蓋章等人員都需入駐政務服務中心,實現一站通辦。
問題存在的原因:
除收費業務外,其它業務于2022年1月入駐政務服務中心,因窗口服務工作人員不熟悉相關業務審批流程,導致部分業務未能在政務服務中心統一辦理。
整改措施:
德運水投的報裝、過戶、補卡、報停、銷戶、收費等相關水務業務已全部入駐政務服務中心,凡是能夠在德運水投營業大廳辦理的業務,在政務服務中心均能辦理。針對部分窗口服務工作人員不熟悉業務辦理流程的問題,德運水投將于2022年5月5日起,開展收費窗口作風集中整治專項行動,以此為契機加大培訓力度、改進工作作風、規范供水窗口服務形象,提升業務技能和服務水平。
德運水投
相關工作人員對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業務不精,網上錄入時間不及時,上傳資料不齊。
問題存在的原因:
窗口服務工作人員系統培訓不夠,導致相關工作人員對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業務不精,存在錄入時間不及時或上傳資料不齊等情況。
整改措施:
德運水投將依托收費窗口作風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對全體收費窗口人員就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業務進行全面集中培訓,達到全體窗口人員能夠熟練掌握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操作及業務辦理,并要求及時完成系統錄入。
德運水投
業務辦理紙質存檔資料不齊,合同協議等簽訂不規范不嚴謹。
問題存在的原因:
安裝預算資料不齊的主要原因是安裝預算由德運水投安裝維修辦進行辦理,辦理結束后未將相關資料交營業室保管;合同協議未明確專人進行合同簽訂,導致合同協議內存在只有公章,沒人簽字的現象。
整改措施:
德運水投已落實專人對業務辦理的紙質檔進行整理及復審,一經發現資料不齊,立即責令相關經辦人進行完善。合同協議已由德運水投法律顧問進行審核,并按照業務類型委托相關人員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