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縣人民檢察院德鄉“護苗人”團隊在馬鞍中學開展法治巡講活動。汪澤宇攝
已授課160余場,實現全縣中小學校全覆蓋
本報訊(汪澤宇)“今天的課讓我了解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識,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受益匪淺。”3月7日,儀隴縣馬鞍中學的小蔡分享她的聽課收獲。當天,儀隴縣人民檢察院德鄉“護苗人”團隊來到該校,開展法治巡講活動。
2017年,儀隴縣人民檢察院致力于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成立德鄉“護苗人”團隊,深入全縣各中小學,開展“開學第一課”法治巡講,以及防校園欺凌、防性侵、防電信詐騙、解讀《民法典》等主題宣講。5年時間里,團隊人數由4人增加到11人。
在馬鞍中學的法治課上,該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唐莎娜選取了《民法典》部分條款,為該校師生作了《為青少年撐起一片湛藍的天》法治教育主題講座。通過現場授課、以案釋法、課堂互動等方式,從五個方面詳細講解了《民法典》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以及對“熊孩子”的限制。同學們聽得仔細,記得認真。
“一堂課背后往往是數十天的埋頭備課,是精挑細選的案例選擇,是一遍又一遍的彩排練習。”該院未檢干警寇雅琪說:“法治教育是否有效果,采用什么形式尤為關鍵。對中小學生來說,本身認知能力很有限,單純給他們照本宣科地講解法律條文,他們壓根沒有興趣。為此,我們不斷豐富授課形式,力求讓孩子們學法的過程變得更快樂。”
據介紹,送法進校園是儀隴縣人民檢察院加強未成年人綜合保護、深化該院“檢察心向黨,護航新征程”系列活動之一。截至目前,該宣講團共走進學校授課160余場,實現了全縣中小學全覆蓋。
“給未成年人送上的‘法治大禮包’,不僅包括法律知識,還有我院自制的預防違法犯罪微電影、微動畫,并免費贈送法治教育讀本、文體用品等物資,讓未成年人的法治學習之旅干貨滿滿。”唐莎娜說,法治進校園效果明顯,有效遏制了在校學生違法犯罪行為,提升了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