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健康申明驗核處
流調表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15日訊(記者 李丹)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是中西部地區最大的航空樞紐。15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海關獲悉,為嚴防疫情輸入,成都海關自主研發了成都空港口岸衛生檢疫信息化管理系統,入境旅客和機組人員“掃碼”即可完成從抵達入境大廳到完成入境衛生檢疫所有流程,在確保監管到位的同時通關時效大幅提升。6月12日,該系統正式通過驗收。
據了解,該系統具有旅客信息導入、體溫監測、健康申明卡驗核、流行病學調查、采樣告知及樣品信息綁定、實驗室接樣及結果錄入、統計查詢展示等功能,空港口岸衛生檢疫業務“一站式”線上辦理,并且通過全流程電子數據實現了旅客信息的實時共享、永久保存和隨時可追溯。
“旅客在入境前,提前24小時通過海關旅客‘指尖服務’小程序或海關總署網站填報健康申明卡,即可獲取個人健康申明碼。入境時只需出示健康申明碼,系統就會將健康申明碼同艙單信息‘一對一’綁定,不需要再次紙質填報。”成都海關科技處副處長李磊說。
在現場,海關關員根據旅客情況打印若干張與健康申明碼關聯的標簽貼紙,旅客手持標簽貼紙即可完成后續流調、采樣、放行等環節。“不光縮短了旅客通關時間,海關關員也可借助系統提前獲取旅客信息,更全面掌握入境人員在境外的活動及健康信息,對有重點檢疫風險的旅客實施布控,空港口岸衛生檢疫整體效率提升50%以上。”李磊說。
“掃碼通關”實現了“通得快”,但是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責任重大,“通得快”的前提和基礎是“管得住”。
在成都海關實驗室,旅客生物樣本檢測結果通過掃碼自動錄入系統,與入境人員個人信息配對,放入旅客健康檔案“大數據池”。如發現新冠肺炎核酸陽性病例,系統可以在3分鐘內迅速定位密切接觸者,并根據旅客健康申明和流調信息繪制其“全球活動軌跡”,向聯防聯控部門提供相關信息。“過去,這項工作需要多崗位海關關員耗費幾小時才能完成,該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投入使用,為短時間內形成封堵閉環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成都海關副關長李宣彤說。
圖由成都海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