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牛潔 閭斌 攝影 許俊文 張琮
一年一度的三門峽白天鵝旅游季,今年有點不一樣!2019三門峽白天鵝旅游季邀請到40余家全國省級傳媒集團的代表性直播和視頻平臺,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朋友們認識并了解了三門峽,也將更多的眼光匯聚在這座中部城市。
天鵝棲息之地,活力靈動之城。三門峽素有“天鵝之城”稱,但其魅力又不止于天鵝。在媒體的眼中,三門峽究竟是怎樣一座城市,又有著怎樣的“多面魅力”?
浙江日報記者 馬佳妮:
被“圈粉兒”,要帶家人和朋友多來逛逛
“這是第一次來三門峽,以前之聽說過三門峽大壩,這次更多看到了三門峽另一張名片——白天鵝。”浙江日報記者馬佳妮用“美麗”來概括三門峽。
此次2019三門峽白天鵝季啟動儀式一結束,馬佳妮便和同事一起,在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開啟了一場直播。通過一個小時的走訪,用鏡頭記錄下了天鵝湖的美麗身影。“那么多白天鵝集體啄食玉米的場景,最讓我印象深刻。
此外,此次三門峽之行中,馬佳妮還看到了“地坪線下古村落”地坑院,以及“老子著書道德經”的函谷關,都讓她記憶猶新。“有時間,一定帶著家人和朋友多來三門峽逛逛。”馬佳妮說。
人民網、人民視頻媒體合作總監 邵鵬飛:
吸引上萬只白天鵝,點贊城市生態保護
“每年冬天,三門峽都會吸引成千上萬只白天鵝飛臨越冬,已成為這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邵鵬飛已經成為半個“當地通”,他主動介紹,近年來三門峽多措并舉,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加大對黃河生態流域保護,“三門峽市一座非常重視生態保護的城市,這一點最讓我贊嘆!”
此次,邵鵬飛對“天鵝之戀”短視頻大賽也非常感興趣,“希望通過我們的鏡頭和視角,以短視頻這種廣受歡迎的可視化傳播手段,將‘天鵝之城’的美麗以及三門峽人的中流砥柱精神,講述給更多的人。”邵鵬飛說。
澎湃新聞視頻直播部總監助理 忻勤:
被自然韻味和文化底蘊“雙折服”
“這是我第一次到三門峽來。”忻勤說,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白天鵝。
“這么多白天鵝聚集在一起,背靠黃河,離城市又這么近,挺讓我震驚的。”忻勤說,除了驚嘆于北方有這樣一座有自然韻味的城市外,在了解到當地函谷關以及深厚的老子文化厚,也被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深深折服。
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視頻與新媒體中心主任 趙衛華:
旅游淡季“反轉”成旺季,名片打造“有一套”
“按理說,一個中國地理中間區域又偏北方的城市,冬季一般為旅游淡季。但三門峽有了天鵝之后,政府抓住這一特色,反而把冬季變成了旅游的旺季,厲害!”一直工作在北京的趙衛華是第一次到三門峽,讓他印象最深的,是當地政府在“天鵝之城”的名片打造上做出的努力。此外,和忻勤一樣,趙衛華同樣為三門峽在生態保護方面的舉措由衷點贊。
廣東電視臺觸電新聞 楊華羨:
特色鮮明,另類風土人情“驚艷”南方女子
“開心、驚喜,看到很多不一樣的風土人情。”作為長期生活在南方的女子,楊華羨被三門峽驚艷到,她告訴記者,自己之前只聽說過“天鵝湖”,但從未想過會在河南的西部城市看到。跟隨此次采訪,看到數千只白天鵝翩翩起舞,這一場景是她在廣州看不到的。除此,三門峽當地的地坑院景區獨具特色,有著北方少有的“地下居住”風格,也讓她驚嘆不已。
雖然每個城市都獨具特色,但此次三門峽之行,還是讓她對三門峽的印象“加粗加黑”,“這座城市特色鮮明,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