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新聞網訊(陳代俊 鄧仁勇)為深化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英語名師的輻射、帶動作用和有效促進城鄉英語教學均衡發展,2014年10月22日,儀隴縣初中英語名師工作室在該縣宏德中學校再一次成功召開了“送教下鄉”活動,來自該縣新政、復興、永樂、大寅、柳埡、馬鞍、立山七個片區共200多位初中英語教師參加了觀摩學習。
活動共分兩部分。首先由工作室成員顏艷、曹艷梅和劉煒三位老師依次為大家進行了課堂教學展示,然后由四川省楊俊英語名師工作坊坊主、縣初中英語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楊俊為大家進行了題為《架構英語課堂的五種對話意識》的專題講座。
課堂教學展示環節中,顏艷老師執教七年級第三單元《Is this your pencil?》第一課時,她通過生動活潑的講解、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層層深入的引導,讓學生樂在其中,更學在其中。曹艷梅老師執教九年級第五單元《whatare the shirts made of?》第一課時,她的講解猶如徐徐展開的畫卷娓娓道來,不僅讓學生不知不覺中習得了新知識、提升了新能力,還有效根據學情和繼續深入學習的需要,巧妙地延伸了考點和幫助學生進行了大量有關寫作的語言儲備。劉煒老師執教新目標英語七年級第四單元《Where’s my shcoolbag?》第一課時,整個課堂無處不體現出一個“活”字——學生精神活、老師運用教材活、師生互動活、課堂氣氛活,尤其是源于教材又超越教材的游戲活動——“來找茬”,給大家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也讓孩子們深深地感悟到英語學習的樂與趣。
隨后,縣教育科學研究室英語教研員易春梅帶領三位授課老師分別就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和課后反思進行了交流發言,組織和傾聽了部分教師代表的觀摩學習體會,并給予三堂課精彩的點評。
活動最后,工作室主持人、縣實驗學校副校長楊俊進行了專題講座,重點就教師如何具備五種對話意識——師本對話、生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生心對話,結合本次“送教下鄉”的六堂課和一線教師的工作實際,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指導,也交流分享了他自己的一些感悟體會,讓全體與會教師受益匪淺。
該工作室本次“送教下鄉”活動共歷時2天,得到了儀隴縣南圖實驗學校、宏德中學校和該縣400余名初中英語教師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贊揚,在儀隴縣教育局的嚴格要求和政策引領下,經過儀隴縣教育科學研究室精心組織和策劃,工作室全體成員精誠團結、齊心協力,活動取得圓滿成功,縣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譚朝志到會指導并給予充分肯定。
“今天的課很成功,也非常有特色,讓我們看到了差距,也明白了今后的努力方向。”義路小學劉暢老師如是說。
據悉,該工作室今秋的“送教下鄉”活動雖已結束但未止步,工作室正通過“縣英語名師工作室”和“楊俊英語名師工作坊”兩個QQ群,組織力量在更大范圍內征集意見、建議,一是為更好地總結本次活動,二是更廣泛地調查了解一線教師成長的需要,三是為工作室自身發展探索更加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編輯:賈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