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南充5月8日訊(劉文泓 記者 杜建川) 日前,儀隴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充分發揮目標管理和約束激勵機制的導向作用,修訂完善了《2013年業務工作及隊伍建設目標任務和考核辦法》,以新的精細化管理考核辦法促進民警工作作風改進,服務態度改善,執法水平和工作效能提高,推動隊伍正規化建設上臺階。
層層動員部署,提高民協警認識。大隊在多次征集中隊長、民警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和完善了《2013年業務工作及隊伍建設目標任務及考核辦法》。新的管理考核辦法進一步體現了精細化。為切實引起各中隊及全體民協警對考核辦法的重視,大隊召開了中隊長會議,逐項宣讀了考核內容、考核辦法和獎懲規定,要求各中隊長組織本中隊人員學習,并就民協警應該如何認識精細化管理考核、大隊將如何考核以及要實現什么樣的目標提出了要求。各中隊通過組織學習討論,提高了民協警對精細化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那種“精細化管理是形式主義、精細化管理無用論”的思想被徹底摒棄。
細化考核標準,辦法操作性明顯增強。大隊修訂后的管理考核辦法分公共科目和業務科目。公共科目評分項目182項,把民協警的出勤執勤、警容風紀、遵紀守法、守責履職全面細化;業務部分則把每位民協警相應工作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進行全面量化,把民協警當月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以及工作效率、效果作為考核依據,切實增強了考核辦法的可操作性。為了追求考核辦法最大的實效性,在印發目標任務和考核辦法前,大隊支委分別召集了中隊長和部分民警進行了座談,集思廣益,不斷增強考核辦法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完善勤務模式,交通管理效果有效提升。大隊把路面勤務作為確保交通暢通、減少交通事故的根本性工作來抓。為了切實改善轄區道路交通環境,大隊調整了對秩序中隊的精細化考核內容,將路面見警率、民警管事率、糾違量以及轄區交通安全暢通狀況作為精細化考核的重點。各中隊立即針對考核要求對執勤警力安排作出了調整,按照“警力跟著警情走”和“定時間、定路段、定人員、定職責”四定包干管理道路的總原則,全警上路,加強路面流動巡邏,保證省縣主干道路每天7:30——18:30全時段有民警監管,充分發揮有限警力的最大效率,真正實現主干公路事故少發,城區道路“哪里有擁堵、哪里有交警”的目標。隨著新的勤務模式的實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得到了明顯加強,交通事故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1.6%,城區不管是交通流高峰時段還是平峰時段交通秩序均有了較大改善。
改進督察手段,全程監督民警作為。為了進一步增強民協警廉潔公正、規范執法、優質服務的自覺性,加強民協警養成教育。大隊在加強對民協警日常監督的基礎上,在車管業務大廳、違處窗口、駕駛人科目一、科目三考試場地、車檢中心、事故調解室等場所安裝了28個電子視頻監控,對窗口單位民協警的執法、服務、警容風紀、紀律作風進行全方位、全過程音頻、視頻同步監督,進一步加強對窗口部門民協警執法服務作為的動態監督。同時,大隊每天安排專人進行2小時的視頻觀察,建立觀察日志和臺帳,作為精細化管理考核依據。此外,大隊還加大了外部督查力度,邀請了警風警紀監督員對民警出勤執勤、執法服務、警容風紀、遵紀守法進行全面督察,發現問題,嚴肅處理。
隨著大隊新的精細化考核辦法的實施推進,民協警思想受到了很大觸動,考核評比的壓力催生出“想干事、干好事”的爭先創優氛圍,民協警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高峰期執勤民協警按時到崗率達100%,嚴格規范著裝,管事率明顯增強,得到了縣局領導的高度肯定。窗口部門的民協警執法服務更加熱情周到,不但杜絕了投訴信訪,而且受到了辦事群眾的普遍稱贊,服務形象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