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新聞網訊(劉毅)儀隴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用四“心”工作,著力解決服務交易主體“最后一公里”問題,進一步提升中心綜合服務能力,更好地為招投標當事人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
“公心”優化交易流程
嚴格按照招投標法律法規和政策辦事。對照相關法律法規對交易中心的各項規程進行認真梳理,近日修訂完善了《交易工作規程》,印發了《便民服務手冊》,進一步優化了信息發布、交易受理、交易報名、標書制作、開評標、中標公示、合同簽訂等各個環節操作流程,使招投標人、評標專家及中心工作人員在交易活動的每個環節中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又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熱心”接待招投標當事人
在工作中堅持使用文明用語,對待服務對象,做到了領導與群眾一樣,生人和熟人一樣,外地人和本地人一樣。進一步縮短辦事承諾期限,大力推行限時辦結制。在辦事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做到在法律法規許可的程序、時限范圍內,熱心為招投標當事人辦理完畢;在辦事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熱心提醒招投標當事人還需提交哪些資料,走哪些程序,到哪里辦理。
“細心”辦理交易業務
對任何一個工作崗位和工作環節都從大處著眼,細處著手,工作細心;對待每項工作,都把問題、困難想在前,措施安排在前,事事超前謀劃,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前瞻性。努力杜絕了各種疏漏、差錯。
“耐心”對待交易矛盾
對咨詢、意見、質疑等,做到耐心傾聽、耐心詢問,耐心釋疑。對反映的問題能耐心處理,積極疏導化解。能馬上解決的,當場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耐心解釋;不屬于中心解決的,積極與有關部門聯系、協調解決。(儀隴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