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感謝政府為群眾辦實事,及時為我們討回了被拖欠的工資!”近日,困擾了儀隴縣新政鎮居民王紅均1年多的難題,竟然在撥打了一個法律援助咨詢電話后得到了圓滿解決。
據介紹,儀隴縣始終把法律援助作為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惠民工程,作為司法為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為困難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
A 援助困難群體
2016年初,王紅均在新政鎮林家橋附近一建筑工地打工。該建筑項目承建單位負責人何某因個人債務問題,致使其手下上百名農民工沒有按時領到工資,涉案金額高達4000余萬元。
“在工地上干了1年多,到現在一分錢也沒拿到,家里頭還有娃娃讀書,咋個辦喲?”正當討薪無望時,王紅均在社區的法制宣傳欄里看到了法律援助咨詢電話,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撥打了儀隴縣法律援助中心的電話,尋求幫助。
在得到肯定答復后,王紅均和工友們滿懷期望走進該縣法律援助中心。了解事情經過后,儀隴縣法律援助中心按程序受理此案,并指派一家律師事務所的資深律師組成律師團承辦此案。由于涉案人員眾多,該縣法律援助中心安排專人對涉案農民工開展法律宣傳、釋疑解難,穩定農民工情緒,引導他們配合律師團依法維權。同時,該縣法律援助中心與縣住建局、縣人民法院等單位溝通協調,為律師團調查取證和起訴等提供便利,有效地促進了該案的順利進行。
“律師團接到任務后立即走訪農民工代表,了解案情。并在縣法律援助中心的協調下,安排3名律師入駐縣住建局現場辦公,對討薪農民工人數及欠薪數目逐一進行摸底登記。”律師黃永告訴記者,在縣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導下,律師團制訂了詳細而周密的訴訟策略。
2016年7月25日,律師團以追索勞動報酬、建設施工合同糾紛為由,將該工程承建公司及負責人何某訴至縣人民法院,同時申請了訴訟保全。2016年8月16日,儀隴縣人民法院依法對該案進行審理,最終調解結案。
“我們要了大半年沒要到錢,沒想到在律師的幫助下,不到半個月就拿到了。”看著到手的一大沓鈔票,王紅均激動地流下了眼淚。當天,和王紅均一樣,百余名農民工拿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資。
“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這是法律援助中心的職責。”儀隴縣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譚南平告訴記者,依托鄉鎮司法所,該中心在全縣建立了58個法律援助工作站,為低收入人群、下崗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等提供法律援助。截至目前,該縣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來訪2183人次,解答咨詢1695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44件,其中,農民工討薪案件28起。
B 關愛事實孤兒
與此同時,該縣法律援助中心還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工作,不斷擴大援助范圍,關愛困難群眾。
三蛟鎮玉山村有對陳氏小兄妹。2013年,兄妹倆的母親去世,父親離家后下落不明。兄妹倆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隨著爺爺奶奶年紀越來越大,再無力撫養兩個孩子。2016年,爺爺向縣民政局尋求幫助。縣民政局工作人員告訴他,如果兩個孩子是孤兒,每個孩子每月可以獲得孤兒救助金。由于其父多年來杳無音訊,只有通過法律手段宣告其父為失蹤人,孩子才能拿到孤兒救助金。
在縣民政局工作人員的建議下,陳大爺又到縣法律援助中心進行咨詢。了解到陳大爺家的情況后,工作人員建議他申請法律援助。陳大爺遞交了法律援助申請后,縣法律援助中心當即受理了此案,并指派三蛟法律援助工作站負責人陳丹承辦該案。
“孩子的父親于2009年離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已長達8年。如果證據充分,通過訴訟程序宣告其父為失蹤人是完全符合法律規定的。”搜集到相關證據后,陳丹向縣人民法院提交了《宣告失蹤申請》。縣人民法院在《人民公安報》上發布了尋找孩子父親的為期3個月的公告。公告期滿,儀隴縣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了宣告其父為失蹤人的判決。
從今年1月起,兄妹倆領到了民政部門發放的孤兒救助金,生活終于有了著落。
“全縣類似陳氏小兄妹這樣的事實孤兒有很多。從2014年至今,縣法律援助中心已為25名事實孤兒提供了法律援助,使他們領到了孤兒救助金,為這些事實孤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儀隴縣司法局局長楊勁松介紹,自2011年儀隴縣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以來,共辦理涉及農民工討薪、交通事故、工傷賠償、婚姻家庭糾紛等方面的法律援助案件2130件,提供法律咨詢3萬余人次,發放法律援助服務指南及法律援助宣傳資料5萬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