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斌 馬永紅 尹小麗)9月22日,雨后的儀隴縣周河鎮獅蘭村空氣清新。該村的脫貧奔康產業園里,修路、開渠、平整土地,一派繁忙。遠處,一棵棵新栽的柑橘樹苗迎風搖曳,充滿勃勃生機。圍繞新政片、馬鞍片、賽金片“三大組團”,新馬線、金馬線、儀北線“三大連片”,儀隴發展生豬、水(干)果、糧油、蔬菜、有機蠶桑“五大產業”,加快百里現代農業產業長廊建設。
“村里的土地流轉后,我就在產業園里打工,每天有100多元收入。”正在園區勞作的村民許麗華和記者打起了招呼。獅蘭村將土地整體流轉,建起了柑橘脫貧奔康產業園。“如今,我不但有土地租金收入和打工收入,還將產業扶持基金入股園區,年底可享受分紅。家里養了2頭豬和一些小家禽,今年脫貧完全沒問題。”許麗華笑著說。
據介紹,柑橘脫貧奔康產業園由儀隴縣眾合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公司計劃在周河鎮的新華、岐山、斑竹、獅蘭等貧困村投資1000余萬元,建設“全域產業化、全域生態化、全域景區化”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并計劃今年底前建設7000畝高標準果業園,2019年上半年建成2000畝鄉村旅游園,2021年建設1000畝康養園。同時,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解決了300余名農民的就業問題,并吸引463戶農戶加入合作社。
據介紹,近年來,儀隴縣根據當地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重點圍繞新政片、馬鞍片、賽金片“三大組團”,新馬線、金馬線、儀北線“三大連片”,規劃發展生豬、水(干)果、糧油、蔬菜、有機蠶桑“五大產業”,加快百里現代農業產業長廊建設。同時,突出一村一品、區域統籌,采取專家重點規劃、科技人員實地規劃、業務部門具體指導、群眾集體決策,逐一編制285個貧困村的立村產業規劃,幫助貧困群眾找準增收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