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興鎮黎明村曙光梁山平塘
●李斌 尹小麗 馬永紅
初秋時節,儀隴縣日興鎮黎明村曙光梁山平塘,經過全面整治后煥然一新。平整的壩面、醒目的標牌、嶄新的壩基……塘邊栽種的柑橘樹苗生機勃勃。
過去,黎明村水利工程缺乏,水資源利用率不高,季節性缺水問題十分突出,嚴重影響了當地老百姓的產業發展。山平塘整治,是關乎群眾生產的民生大事。為有效解決該村缺水問題,近年來,該村借助脫貧攻堅政策,對山平塘進行了整治,通過清淤、加壩、擴容,增加了攔蓄水量。如今,水塘又“活”了過來,重新發揮了蓄水功能。
“黎明村曙光梁以前是一片荒坡。我們引進連云港金公果業有限公司作為帶動主體,流轉土地1000畝,規模發展柑橘產業。”該村黨支部書記陳玉林告訴記者,柑橘產業園采取“業主+農戶”的模式,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柑橘產業,并帶動全村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入園務工、入股分紅等方式共同發展。
一方小水塘,映出大民生。今年,儀隴縣緊緊圍繞“治水興儀、興水惠民”的總體戰略,堅持以項目建設為統攬,全力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整體需求,有步驟、有計劃地做好全年水利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儀隴縣水務局將水源工程建設和農村安全飲水工程作為服務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的切入點,草擬了《儀隴縣水利建設扶貧專項2017年實施方案》,整合易地扶貧搬遷公共項目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將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飲水安全兩大項目向貧困村傾斜,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項目實行黨組領導包片、技術骨干駐片的責任機制,實行半月一匯報一研究的常態化管理。
上半年,該縣向57個鄉鎮的184個貧困村下達2017年農田水利(第一批)除險加固及續建配套項目資金8108萬元,建設渠系83.25公里、蓄水池218口、山平塘375座、泵站5處,項目建設整體形象進度已達30%,預計8月底可完工并進行驗收;下達農田水利(第二批)新建產業配套項目資金3984萬元,計劃建設渠系42.25公里、蓄水池333口、山平塘162座,目前各項目村已完成招投標等工作。為切實發揮示范片效應,以產業帶動脫貧工作,結合各村產業發展需求,縣水務局在周河、馬鞍、賽金、觀紫等鄉鎮的貧困村大力開展連片產業扶貧水利項目建設,通過新建、整治病險山平塘、蓄水池、排灌渠等工程,進一步完善產業片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為示范片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水源保障。
為確保工程管得好、用得久,群眾常受益,儀隴縣下發了《儀隴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儀隴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辦法》,按照“明晰工程產權,落實管護主體”“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項目區的小農水工程完工后,辦理工程移交手續,及時確定工程產權或工程經營管理權,并依法簽訂承包合同,發放工程所有權證,做到“工程竣工、管護上馬”。此外,還根據工程類別,分別確定單戶、聯戶、村組組織負責項目建后管護,確保小農水工程的長期效應。
一水帶來百業興,堰塘變成聚寶盆。如今,一座座小水塘,盛滿了“民生之水”,改善了全縣工程性缺水地區灌溉條件,帶動了當地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提高了農業抗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