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教育均衡發(fā)展、完善資助體系、開展結對幫扶等措施
●張斌 張明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在脫貧攻堅戰(zhàn)中,儀隴緊扣“助學興教”工作重點,嚴格落實惠民助學政策,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凝心聚力實施教育扶貧。
落實“薄改項目” 實現教育均衡發(fā)展
全縣107所學校均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并完成設備添置。
柳埡小學位于儀隴縣東北部,距縣城80公里,屬于儀隴縣義務教育薄弱學校。今年初,該校被納入全縣薄弱學校建設范圍,獲得投資108萬元,啟動建設學校綜合樓。
“我每天都會到建設工地上去看一看,敦促施工方保證質量、加快進度。”柳埡小學校長胥虎告訴記者,目前,學校綜合樓已完成主體建設,預計今年12月投入使用。屆時,音樂、美術、計算機等多個功能教室的完善將使學校教育教學水平得到極大改善。
為進一步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全面提升教育整體水平,努力辦好“開放”“幸福”“優(yōu)質”的群眾滿意的教育,儀隴縣啟動縣城未來五年學校建設和全縣校點布局調整的建議方案,整合教育資源,優(yōu)化校點布局,促進全縣教育跨越發(fā)展。
按照“鄉(xiāng)鄉(xiāng)有標準中心校”的要求,儀隴縣組織力量到校實地核查標準中心校的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電腦配置、圖書配置、師生比、教師學歷等情況,逐項核對、逐項登記、歸類匯總,準確掌握了全縣57個鄉(xiāng)鎮(zhèn)中心校的基本情況,針對部分鄉(xiāng)鎮(zhèn)中心校部分指標未達標的問題,研究制定了具體解決辦法,逐項跟進落實。
截至目前,該縣共投入資金16440萬元,用于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和校舍建設。大力推動學校標準化建設,改善農村薄弱學校校舍、配備設備器材,基本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優(yōu)質教育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
“2017年,計劃新建學校4所,完成8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建設。”儀隴縣教育局副局長陽榮告訴記者,近幾年,儀隴認真落實“薄改項目”建設,全縣107所學校都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設備添置。
完善資助體系 貧困學生上學有保障
截至目前,為7274名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高中學生發(fā)放國家助學金699萬元,資助184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學生生活費36.8萬元。
8月28日,在儀隴縣學生資助中心辦公室,來自楊橋鎮(zhèn)金貝村一組的楊俊萍正在辦理續(xù)貸手續(xù)。
去年8月,楊俊萍考入南充職業(yè)技術學院,拿到錄取通知書后,全家人都在為近萬元的學費發(fā)愁。學校老師得知她家情況后,建議她去縣學生資助中心申請助學貸款。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楊俊萍走進學生資助中心辦公室,在交齊資料后,她獲得了8000元的助學貸款,一舉解決了學費問題。
“今年,我們已經新辦理1544起助學貸款。”據儀隴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鄧仁勇介紹,凡是全日制高等院校在讀本專科學生、研究生及大學新生(含高職單招)都可以享受國家的助學貸款,本、專科每年最高可貸8000元,研究生每年最高可貸1.2萬元,學生在讀期間國家補貼利息。
為提升資助管理信息化水平,確保資助管理高效安全運行,該縣還建立資助管理系統貧困學生數據庫,確保資助對象、條件、標準和程序全部實現規(guī)范化、信息化、精準化管理。對縣內學校所有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學生資助政策實現全覆蓋,確保義務教育階段無一人因貧失學。
截至目前,該縣對7274名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高中學生發(fā)放國家助學金699萬元,資助184名建檔立卡貧困大學生生活費36.8萬元等。
送教上門 殘疾學生圓夢
對20多名因病、重度或者多重殘疾,不能隨班就讀或不能進入特教學校學習的殘疾學生開展“送教上門”。啟動“123幫扶計劃”,對9477名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實施幫扶。
朱良一家住柴井鄉(xiāng)尖山壩村,是柴井小學初一學生。6歲那年,一場車禍奪去了他的雙腿,從此他只能借助假肢行走,這給孩子幼小心靈帶來了深深的創(chuàng)傷。隨著年齡的增長,朱良一自尊心越來越強,小學畢業(yè),學習中諸多的不便及同學異樣的眼光使他萌生了輟學的念頭。
“看到娃娃才這么大,如果不讀書將來怎么辦?”朱良一的班主任黃文然說,那一年暑假,他往返朱良一家好幾次,對他進行心理疏導,勸他要繼續(xù)讀書。在老師和家人的鼓勵下,朱良一重返學校,但雙腿行動不便給學習帶來極大困難,一到下雨等極端天氣就不能到校。
“他不能來上學,我們就去他家里上課。”黃文然聯系了幾位科任老師,只要朱良一有缺席,他們就輪流抽時間送教上門,給他補欠下的課程和進行心理疏導。
朱良一的媽媽楊海英告訴記者,自從學校的老師來了后,孩子臉上能看到笑容了,他也會偷偷告訴媽媽,要好好學習,將來讓媽媽享福。“以前,我不知道自己將來會怎樣,現在我只想讀書,努力學習,將來當一名醫(yī)生,去幫助更多身患疾病的人。”說到自己的夢想,朱良一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
“今年,我們對20多名因病、重度或者多重殘疾,不能隨班就讀或者不能進入特教學校學習的孩子開展‘送教上門’活動,讓他們也能和正常孩子一樣健康成長。”儀隴縣教育局總督學席維涌告訴記者,同時,還啟動了“123幫扶計劃”,對9477名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實施幫扶,確保每名貧困學生至少有1名教師結對,對學生每周開展至少兩次學習和心理輔導,堅持每學期家訪至少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