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廣大干部群眾振奮精神、砥礪前行——
立足本職創佳績 滿懷豪情加油干
五年砥礪奮進,五年收獲滿滿。金秋九月,在人民群眾滿滿的獲得感中,迎來了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的喜訊。
我省廣大干部群眾振奮精神、滿懷信心,紛紛表示將用實際行動爭創佳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在實干中書寫一份讓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
回首五年 滿滿的獲得感
綠草茵茵、紅花搖曳,孩童在河邊嬉戲,年輕的父母踏水、散步……如今,樂山市井研縣“母親河”茫溪河成了當地人休閑的好去處。就在一年多前,這條河還受困于資源性缺水等“頑疾”。從污水橫流到人們慕名拍照旅游,巨大的變化讓市民郝世文感受到政府的決心和力度:“我要點贊對綠水青山的保護。”
生活更有質量、更有獲得感——內江市市中區永安鎮瓦堆灣村4組村民張侍仙深有感觸:“黨的富民政策好,我們要跟著共產黨一起奔小康。”在第一書記魏亮的駐村幫扶工作筆記中,清楚地記錄著該村的點滴變化:“爭取專項資金450萬元,建成通組公路4.1公里、便民路14.6公里。2017年實現貧困戶全部脫貧,摘下貧困村的帽子……”
這種收獲,在蘆山縣龍門鄉體現得更為直接。走進如今的龍門,很難想象這里曾經歷的傷痛。鄉黨委書記陳鋼介紹,截至目前,龍門鄉的117個重建項目已全面完工;全鄉2.4萬名群眾“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全部“住上好房子”;道路交通從以前的“出門難,路難行”變得四通八達,感恩廣場等基礎設施優化配套,全面提升了公共服務水平……“依托觀光農業、休閑旅游、生態奇觀等優勢資源,大力發展鄉村農家游,僅去年就接待游客1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00余萬元。”陳鋼說。
砥礪前行 回應人民期盼
甘孜州鄉城縣香巴拉鎮熱郎宮村平均海拔超過3500米,近兩年村民親身經歷了發生的變化:道路好了,錢包鼓了,心氣順了……這些變化和駐村第一書記阿巧蓮分不開。作為一名藏區女干部,阿巧蓮認為,藏區干部就是要讓當地群眾感受到黨的恩澤,維護社會穩定,改變落后面貌。“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要為人民謀求更大福祉,讓更多利民惠民政策推行開來。”阿巧蓮說。
“我們對黨的十九大召開充滿期待。”廣安市經信委主任趙勝強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安深入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巧借外力和自力更生,電子信息產業“無中生有”,產業轉型升級初見成效。喜迎黨的十九大,廣安將進一步加快轉型步伐、加大創新力度,持續集聚發展新動能,努力在工業強市上取得新成效。
正邦集團川渝總經理馬宗琛一直關注中央有關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多年從事種豬育種、商品豬養殖的他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農產品生產加工在“深、精、特”上做文章,不斷提高附加值,相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出利好政策,激發越來越多的人投身農業生產。
“邛海瀘山景區又將獲得一塊金字招牌。”9月4日,西昌市邛瀘景區專職黨工委副書記馮宗憲說,幾天前,全國旅游資源規劃開發質量評定委員會發布公示名單,擬推出首批10家國家濕地旅游示范基地,邛海瀘山景區位列其中。馮宗憲表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就是要開展生態恢復與保護,對邛海進行全流域保護,造福于民,為美麗中國注入邛海樣本。
立足本職 鼓勁加油干
眼下,在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蒼溪,30多萬畝紅心獼猴桃正值采摘期,預計今年綜合產值將大幅超過去年的60億元。以紅心獼猴桃、綠色養殖、中藥材三大百億產業筑起脫貧保障,5.16萬人順利脫貧。“我們將緊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立足本地特色資源稟賦,做大做強紅心獼猴桃等致富產業,推動多個產業的縱深融合。”蒼溪縣委書記張壽于表示,今年還將保證66個貧困村退出、16036人脫貧,以優異的成績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在實干中下功夫,在實干中創佳績,全省干部群眾形成共識。
廣漢市向陽鎮,因在全國第一個摘下人民公社牌子,被譽為“中國第一鄉”,“改革”這個詞和這里緊密相連。鎮黨委書記宋友表示,新一輪的改革中,向陽鎮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仍將把農業農村改革和農村發展放到重要位置,依托農村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積極實施土地流轉,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目前向陽鎮已流轉土地8000余畝,占全鎮耕地面積的70%左右,還權賦能充分激發了農民的生產創新積極性。“我們在打造‘中國第一鄉’改革升級版的路上走得更加堅定。”宋友說。
在“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產業興市“雙輪驅動”,產業格局悄然生變。四川智能終端產業示范園建設火熱推進,多個“宜賓造”高端智能產品陸續下線。今年6月8日,朵唯智能云谷產業園(一期)在宜賓建成投產,截至8月末,朵唯宜賓工廠生產高端智能機器35萬臺,產值達2.5億元。得知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的消息,公司董事長何明壽激動地說:“朵唯將扎根宜賓,擼起袖子加油干,助力宜賓產業轉型升級,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
正忙于震后最大招聘會準備工作的九寨溝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龍鳳蓮表示,黨的十九大的召開,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全國各族兒女期盼已久的大事,“我們將立足本職,在九寨溝縣災后重建中筑牢民生保障線,在實干中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本報記者 林凌 劉春華 吳亞飛 游飛 吳曉彤 王詩俠 邵明亮 黃大海 何勤華 侯沖 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