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
科 普 華南沿海密集出現“爆爆珠”?多地提醒
詳情:近段時間,廣東深圳灣公園附近的海水中突然出現大量類似“爆爆珠”的氣泡狀懸浮物,不少懸浮物還被海浪沖上沙灘。經咨詢得知,水中這些聚集的褐色物質是一種名為“球形棕囊藻”藻類暴發增長所致,這種藻類以褐色為主,當其成片在海里出現時,人們就會看到海水略微發褐色,這就是大家所謂的赤潮,科研人員們稱之為“藻華”現象。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珠海市海洋發展局提醒市民,請勿在赤潮發生區域進行捕撈、游泳等活動,市民如在海邊發現囊體,尤其是破碎狀態的囊體,或者發現海面出現泡沫,請不要下水或垂釣。(來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通 報 中央網信辦啟動“清朗·2025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
專項行動重點整治以下6方面問題:
(一)挑起極端對立問題。一是借春節晚會、春節檔影視作品或者熱門體育賽事活動等話題,挑起互撕謾罵、拉踩引戰等行為。二是惡意丑化攻擊春節民風民俗、傳統習慣等活動,借機發表“地域黑”等歧視性內容。三是刻意渲染鼓吹不婚不育、反婚反育等話題,宣揚極端女權,挑動性別對立,集納展示血腥殘忍畫面,宣揚暴力戾氣。
(二)炮制不實信息問題。一是利用年終盤點、返鄉見聞等形式,或者假冒外賣員、快遞員等群體,擺拍編造不實內容。二是炮制傳播涉公共政策、社會民生、春運出行等謠言信息,虛構突發案事件原因、細節、進展等,發布“陰謀論”等聳人聽聞的信息。三是發布誤導性旅游攻略,誘導網民前往存在安全隱患的“野景點”、“打卡地”等。四是虛構擺拍家庭倫理、情感糾紛等矛盾沖突劇情,傳遞不良價值觀。五是使用AI工具惡意炮制虛假形象、與春節相關的社會性話題,借機誤導網民,造成負面影響。
(三)宣揚低俗惡俗問題。無底線炒作明星藝人、網紅群體緋聞隱私和情感八卦,打著春節演出、休閑娛樂等各類名義發布推送含有低俗擦邊等內容的直播、短視頻,開展惡俗或者帶有自虐自殘等傾向的直播PK,直播低俗搭訕或者騷擾路人等。以“挑戰吃播測試”“挑戰海量喝酒”等名義,變相發布暴飲暴食、畸形飲食信息,借機獲取關注。
(四)鼓吹不良文化問題。一是以春節風俗之名刻意展示炫富斗富、鋪張浪費等導向不良內容,通過標注地點、突出背景畫面等方式進行隱形炫富。二是打著風水運勢、改命轉運、破除太歲等旗號,鼓吹炒作封建迷信陋習,提供網上算命占卜付費服務。
(五)違法活動引流問題。一是通過發送虛假優惠鏈接、假冒客服退款等實施網絡詐騙,利用“假期兼職”“薅羊毛”等活動誘騙網民刷單。二是在賬號信息頁面、話題落地頁、評論區等位置,以網址鏈接、二維碼截圖、特殊字符等形式,發布涉色情、賭博等外鏈信息,為線下違法活動引流。三是以各類棋牌小游戲、奪寶闖關游戲等名義,變相組織開展網絡賭博活動。
(六)侵害消費者權益問題。一是在旅游出行、電商購物、外賣訂餐等春節熱門服務領域,利用算法對相同商品實施差異化定價、進行大數據“殺熟”。二是惡意模糊優惠券領取條件、發放數量和使用規則等內容,或者以“先漲后降”等方式進行價格欺詐。三是在直播過程中,利用虛假或令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誤導消費者。(來源:“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
詳情
中央網信辦啟動“清朗·2025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