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收官,新的五年規劃呼之欲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縱深向前。
??“堅持干字當頭,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
??新年伊始,從中央到地方,各地區各部門真抓實干,億萬人民砥礪奮進,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匯聚發展合力 穩住經濟大盤
??1月1日,經過168小時滿功率連續運行考核,全球最大“華龍一號”核電基地迎來新年“開門紅”,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投資控股的漳州核電1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這是2025年1月1日拍攝的建設中的漳州核電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漳州核電供圖)
??1月5日,千里之外的黑龍江,第41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啟幕。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里,人頭攢動。開園以來,入園游客量已突破100萬人次。
??2025年1月5日,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游客在主塔“亞洲同心”附近游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一南一北兩處場景,正是開年中國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開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為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于關鍵處發力,夯實經濟回升向好基礎——
??較大幅度增加赤字規模,繼續加強穩就業、保民生財政投入;擇機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金融總量穩定增長……今年,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相互配合,各項政策協同發力,持續夯實經濟穩的基礎。
??內需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托。
??1月8日,“兩新”政策新部署公布:加力實施設備更新貸款貼息、擴大汽車報廢更新支持范圍、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等系列新舉措,精準對接市場需求,順應人民群眾期待。
??針對需求不足的突出癥結,政策持續加力:
??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規模,拓展“兩重”建設支持范圍,適度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規模并優化支持范圍,推動“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順利收官;中央財政已預下達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首批資金810億元,加大對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金融支持;印發《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6方面18項具體措施……
??不少地方的開年會議上,瞄準擴內需重點發力。如安徽提出加快實施一批補短板增后勁的大項目,海南部署謀劃引進培育一批具有核心吸引力的國際旅游消費旗艦項目等。
??新年第一周,大江南北重大項目捷報頻傳:引江補漢工程首臺雙護盾硬巖掘進機比原計劃提前1個月掘進始發、國內最大灘涂光伏儲能電站投產發電……截至目前,2024年7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的項目基本全部開工、完成投資超過1.2萬億元,2025年約1000億元項目清單也已提前下達。
??這是2025年1月5日拍攝的引江補漢工程首臺雙護盾硬巖掘進機“江漢平安號”掘進施工現場。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消費市場總體回升。全國老字號嘉年華、全國網上年貨節等活動推陳出新,吉林、浙江等地新春消費季帶動食品、化妝品等消費品走俏。截至1月11日,新年全國電影總票房(含預售)已突破10億元。1月份,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升至51.1%。“China Travel”持續火爆,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外國人入境人次同比增長近34%。
??錨定高質量,積蓄經濟發展動能——
??新年首個工作日,隨著禮炮聲響起,上海10萬噸級綠色甲醇項目在上海化工區開工,上海港有望今年年底“喝上”第一口本地產綠色甲醇。
??何為綠色甲醇?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標準,當原料為可再生原料,碳足跡達到要求時,甲醇才可以被認定為綠色甲醇。開年這一“零”的突破,彰顯上海推進綠色發展的決心。
??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共識在凝聚,行動更堅定:
??海關總署出臺15項措施支持新時代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工信部部署制定出臺生物制造、量子產業等領域創新發展政策,商務部將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蘇州提出全面實施“蘇州智造十大行動”,溫州加快構建特色產業體系,廣州舉辦“廣貨優品 廣貿全球”首場貿易促進活動……
??新能源車是觀察中國高質量發展的一扇窗口。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均首次突破1000萬輛,均超1200萬輛,加速邁向汽車強國。亮眼的數字背后,彰顯高質量發展活力。
??2025年1月9日在位于重慶市渝北區的長安汽車數智工廠總裝車間拍攝的即將下線的新能源汽車。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雖然開年不足一個月,但國際社會普遍看好今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連日來,法國賽諾菲、德國大眾汽車、日本豐田汽車等外資加碼在華布局。中國德國商會調查報告顯示,92%的受訪企業計劃繼續在華開展運營。匯豐等多家外資機構發布2025年全球投資展望,繼續看漲中國市場。
??“中國對外資的友好程度不斷提升,海外長線資本、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的關注程度也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說。
??聚力改革創新 塑造發展新優勢
??美國拉斯維加斯,“中國智造”閃亮登場。
??機器人眨著大眼睛陪你聊天、機器狗為你翻跟頭比愛心……1月7日至10日,在2025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中國智造”令參觀者贊嘆不已。
??2025年1月8日,在2025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人們在中國企業宇樹科技的展區觀看機器狗展示。新華社發(曾慧攝)
??CES,被視為國際消費電子領域的“風向標”。展會主辦方、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首席執行官加里·夏皮羅說,多家參展中國企業榮獲2025年度“CES創新獎”。境外媒體報道稱,從機器人、智能眼鏡到電動汽車、家用電器等各類智能產品,中國企業都有影響力。
??高質量發展氣象萬千,離不開改革創新蓄力賦能。
??印發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抓緊出臺《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一項項改革舉措出臺實施;全球最快高鐵列車CR450動車組樣車亮相、首艘多用途新型科考船“探索三號”入列……一個個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落地。
??以新求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近千架無人機直插云霄,搭載的煙花仿若“流星”從“時光穿梭機”傾瀉而下……在“中國花炮之鄉”湖南瀏陽,每周六晚的焰火秀,吸引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
??2025年1月7日,在湖南省瀏陽市一家煙花生產企業的廠房,工作人員使用自動化設備組裝煙花空內筒。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煙花、無人機,兩個看似相距甚遠的產業互相成就,揭示出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相互依托、相得益彰的辯證發展之道。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時指出,“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
??新年以來,中國傳統產業加速向“新”:在安徽合肥,借助數字化技術,智能工廠、零碳工廠持續賦能家電、裝備產業深度轉型;在江西貴溪,用好“銅都”優勢,新研發的電子級氧化銅粉等產品,打破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傳統產業煥發新機,新興產業也在拔節生長。
??“早上好!歡迎您搭乘中國東方航空國產大飛機C919首航航班,從‘東方明珠’上海飛往‘東方之珠’香港……”
??2025年1月1日,東航C919執飛的MU721航班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新華社發(東方航空供圖)
??元旦當天,國產大飛機C919首次執飛滬港定期商業航班,正式開啟地區航線商業運營。境外媒體援引分析人士的話報道稱,未來15年,全世界每5架新飛機中就會有一架屬于中國市場。
??瞄準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各地因地制宜落子布局:
??上海部署建設世界級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重慶加速打造智聯電動車全球產業基地,遼寧重點發展無人駕駛船舶、人形機器人產業,海南文昌集中開工衛星超級工廠多個配套項目……
??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突出重點,推動深化改革在關鍵處落子——
??1月7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對外發布。這份重磅文件對各地區、各部門加快融入和主動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和目標,不斷增強和鞏固中國大市場優勢。
??當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30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正在加快落地。一系列標志性改革舉措密集出臺,著力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為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
??發布《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首次對涉企行政檢查作出系統全面規范。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提請審議,首次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法律。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
??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過境免簽政策全面放寬優化。鼓勵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總部型機構,取消外商投資性公司使用境內貸款開展股權投資的限制……
??滬蘇浙的水上交界處,地跨3個省級行政區的標志性建筑——方廳水院的“五館三橋”全部結構封頂。三地一體化審批,建設單位只需準備一套資料,跑一個部門,蓋一個章。
??全面深化改革,各地還有更多新探索:北京將推動擴展“免證辦事”應用場景,試點“四個免于提交”改革;上海出臺21條措施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湖南衡陽等地宣布商品房按套內建筑面積計價銷售……
??神州大地上,改革創新的一顆顆種子落地發芽、成長壯大,助力中國經濟韌性更足、動力更強。
??增進民生福祉 夯實安全之基
??元旦剛過,位于甘肅天水麥積區的南山萬畝花牛蘋果基地,果樹枝干直指蒼穹,為豐收積蓄力量。
??天水花牛蘋果是當地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今年謀劃改造提升果園1.2萬畝,創建1萬畝標準化果園,讓花牛蘋果更牛,鄉親們日子更紅火。”麥積區果業發展中心辦公室主任羅學義說。
??1月10日,在湖南長沙雨花區零工市場舉辦的就業援助月主會場招聘會上,159人達成就業意向。“1月份,全市將舉辦49場招聘活動,提供崗位近萬個。”長沙市就業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聚焦保障重點群體就業、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穩就業政策持續發力:人社部部署今年全國公共就業服務活動10項具體安排;四川擬取消應屆高校畢業生身份認定限制、天津優先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職業培訓和崗位推薦等服務……
??2025年1月15日,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舉行“迎新春 啟新程”就業援助月專場招聘會,求職者在招聘會現場了解招聘信息。新華社發(阮雪楓攝)
??“哎,衣服到啦!”1月14日中午,一輛運輸車緩緩開進西藏定日縣曲洛鄉仁果村。不久前,定日發生6.8級地震。當前,各方正在全力保障物資供應,把受災群眾御寒保暖作為過渡性安置的重中之重,兜牢民生基本線。
??2025年1月14日,在西藏定日縣長所鄉嘎布村,一個孩子戴上移民管理警察米瑪次仁的帽子敬禮。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讓全體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牽動億萬家庭,關乎民生福祉。
??1月7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對外發布。意見首次明確基本養老服務要以失能老年人照護為重點,要求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系列針對性強的新舉措,有望更好保障老有所養。
??2025年1月9日,老人在北京市朝陽區來廣營福壽苑養老照料中心準備吃午飯。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翻開各地2025年“民生清單”,一項項舉措溫暖人心:
??浙江寧波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0000個以上;貴州安順加快推動市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等12個重大項目建設;山東煙臺啟動15個高品質住宅建設、21個城中村改造,創建70個幸福示范小區……
??從一個個民生“小切口”進入,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民生賬單”正不斷轉化為“幸福清單”。
??推進高質量發展,既要增進民生福祉,也要守牢安全底線。
??在安徽東至縣堯渡鎮,當地干部群眾正抓住農田水利建設的施工黃金期,調來大型挖掘機,加緊推進汪村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全力保障糧食生產。
??2024年,我國糧食年產量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隨著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深入推進,糧食生產支持政策體系不斷健全,今年糧食安全基礎將更加穩固。
??能源資源“飯碗”端得更牢。世界最大規模抽水蓄能電站全面投產發電。鄂爾多斯盆地涇川地區發現特大型鈾礦,大幅提升我國鈾資源安全保障水平。青藏高原形成四個千萬噸級銅礦資源基地,預測銅礦資源潛力達1.5億噸。
??房地產市場呈現積極變化。福建等多地發布房地產新政,一些城市延長部分房地產政策期限,從供需兩端發力落實各項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鞏固樓市止跌回穩態勢,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地產交易持續回暖。
??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加快推進。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堅持上下統籌、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處置高風險機構,促進治理重塑、管理重構、業務重組。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
??展望前路,讓我們堅定“時與勢在我們一邊”的自信,保持“亂云飛渡仍從容”的定力,激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志,向著光明的未來繼續闊步前進。
??文字記者:魏玉坤、葉昊鳴、嚴賦憬
??海報設計:潘紅宇
??統籌:郁瓊源、逯陽、李逾男、孟潔、王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