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
氣候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
寒風瑟瑟
冬季食品安全更不能忽視!
這份超實用的食品安全指南來啦
請查收
↓↓↓
家常腌制品,餐桌上的美味。作為傳統食品,腌制食品深受人們喜愛,成為家庭餐桌上的常備菜。如果在腌制過程中,鹽量不足(低于15%),腌制的時間不足15天,沒有將菜腌透,若食用可引起中毒的發生。沒有腌透的蔬菜,細菌大量繁殖,產生有毒的亞硝酸鹽,若食用這樣的腌制咸菜,亞硝酸鹽隨之入胃,而進入血液循環,引起機體出現一系列的病理臨床癥狀。值得注意的是:在腌咸菜的過程中,要多放些鹽,腌制時間要充足(至少半個月),這樣,就能避免亞硝酸鹽引起的中毒了。
吃火鍋時要堅持生熟分開避免細菌交叉感染;每次添加湯汁要待再次煮沸后,方可繼續煮食;要注意均衡飲食,不宜進食膽固醇含量高的內臟;慎用海鮮產品、四季豆、馬鈴薯(發芽后產生龍葵堿)、野蘑菇、鮮黃花菜等食品,防止化學性食物中毒的發生。
含有毒性藥材加工的藥膳,若加工食用方法不當,極易引起食物中毒。特別是草烏、附片等毒性強的中藥材,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加工食用。嚴禁餐飲經營單位、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農村集體聚餐等加工食用。嚴禁聚眾或集體食用加有草烏、附片等毒性藥物原料自行配制的藥酒及其他產品。
關注選購渠道:選擇正規渠道購買肉制品。避免在路邊攤等無資質場所購買肉制品,以降低購買到假冒偽劣或不合格產品的風險。在購買肉制品時要關注是否是冷鏈儲運,低溫儲運是低溫熟肉制品和預制調理肉制品品質保證的重要條件。消費者應優先選擇冷鏈系統較為健全的大型商超和農貿市場。對于來歷不明的肉制品,一旦發現包裝袋有脹氣或破損的情況,請勿購買。在食品經營店、小吃攤販處購買熱加工熟肉制品時,要注意查看商家的健康證明、食品備案證和食品安全承諾書。
關注產品狀態:購買肉制品時,應仔細觀察其產品狀態是否正常。避免購買表面開裂、具有脂肪氧化的酸敗氣味、汁液滲出過多的冷藏預制調制肉制品;避免購買解凍變軟、包裝袋中含較多冰霜、脹袋等現象的冷凍預制調理肉制品;避免購買脹袋、包裝破損、外觀發生變化或產品表面明顯有菌斑的腌臘肉制品。購買熟肉制品時,應選擇包裝完好、標簽標識清晰的產品,不要購買和食用外觀破損、出油、黏膩、有異味的產品。
關注包裝和標簽:仔細閱讀產品標簽,標簽上應包含產品的名稱、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以及儲存條件等關鍵信息。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的“三無”產品。
如發現肉及肉制品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請及時撥打12345或12315投訴舉報。
食品安全無小事
守護健康從點滴做起!
讓我們一起
溫暖過冬
安全享食吧!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犯版權請聯系我們24小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