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熊德科 牛榆)今年以來,我縣圍繞生產、生活、生態三大供水目標,全力推進國債水利項目、“五小”水利以及鄉村水務三項建設,同步構建防洪減災網、農田灌溉網、城鄉供水網“三網”,筑牢水利建設根基,補齊水利資源短板。在11月份舉行的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表彰大會上,儀隴縣水務局因在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全力保障水安全方面貢獻突出,榮獲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冬季是興修水利的黃金時期。這幾天,在我縣紅花溝水庫建設現場,機械設備轟鳴聲交織,施工人員各司其崗、鉚足干勁,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令人振奮。
項目經理劉峪宏:
“為加快水庫建設我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主體施工時段投入施工人員約120名,各類設備30臺套。截止目前主體工程已全面完工,余下掃尾工程,預計春節前全面完成施工任務。”
據了解,紅花溝水庫工程屬于市縣級重大項目,也是我縣實施的國債水利建設項目,總投資1.21億元,總庫容214萬立方米,計劃2025年大壩下閘蓄水。項目建成后將為儀隴大寅片區提供穩定可靠水源,并在防洪、灌溉和農村生態環境補水上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縣牢牢把握國債水利項目機遇,大力推進項目建設,有效改善水利條件,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滿足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目前,我縣正在推進思德水庫灌區、紅花溝水庫、吳家壩堤防、復興山洪溝4個國債項目的建設工作。這些項目的完成,將顯著提升我縣農業灌溉、農村飲水和防洪治理等基礎設施條件,為農業的持續發展和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持。
縣水務局局長吳永生:
“儀隴縣是四川省水資源貧乏縣之一,加之水利基礎設施薄弱,使得農業產業用水以及極端天氣下的群眾用水難以保障。為破解這一難題,我們大力推進‘五小’水利建設,持續開展了小微水利攻堅補短三年行動。”
今年,我縣共計投資1.5億元用于“五小”水利項目建設,并以“天府糧倉”丘區樣板水利補短為重點,新建山坪塘、蓄水池、泵站400余座,灌排渠系120余公里,建成后將新增蓄水80萬余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積2.7萬余畝。
為了構建完備的縣域鄉村水網體系和現代化水管理體系,我縣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出臺《關于加強新時期鄉村水務工作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來推動鄉村水務工作。同時,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措施解決農村飲水問題。今年,我縣成功申報了全國首批60個小型引調水項目資金7783萬元,并搶抓工期實現通水,及時解決立山片區原水斷供導致11萬群眾飲水危機。
縣水務局局長吳永生:
“我們依托‘一江三庫’,全面構建了‘四大片區’集中供水的格局,有效解決全縣城鄉居民的安全飲水問題。今年我縣投入資金8000余萬元,建成立山片區應急供水保障工程,新建小型集中供水設施、加壓泵站等54處,延伸自來水入戶管網800余公里,加快實現居民從‘吃上水’向‘吃好水’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