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群芳譜》:“大雪,言積寒凜冽,雪至此而大也。”“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個節氣,“至此而雪盛矣”中的“盛”實際上是指降雪的概率和程度,到了大雪節氣,下雪的天氣會更頻繁。在農耕文化語境中,大雪是和豐年連在一起的。
《禽經》曰:鹖(hé),毅鳥也。似雉而大,有毛角,鬬(dòu,同斗)死方休,古人取為勇士。若郭璞《方言》:似雞,冬無毛,晝夜鳴,即寒號蟲。
古人認為鹖鴠(dàn)是一種黃黑色,長得像雉,且善斗的鳥,取名為“寒號鳥”,而今人認為“寒號鳥”實際上是指鼯鼠。一入大雪節氣,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
二候 虎始交
虎,猛獸。故《本草》曰能避惡魅,今感微陽氣,益甚也,故相與而交。大雪節氣此時是陰氣最盛,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
荔,《本草》謂之蠡,實即馬薤也。“荔”為馬蘭草即馬蘭花,據說也能感受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大雪雖然不如冬至那般有眾多的習俗,但是在這一天人們還是會進行豐富多彩的冬日專屬活動,如打雪仗、賞雪景、腌肉等。
雪后初晴,大地山河宛若瓊樓玉宇,高瞻遠眺,饒有趣味。《東京夢華錄》關于臘月有記載:“此月雖無節序,而豪貴之家,遇雪即開筵,塑雪獅,裝雪燈,以會親舊。”兒童可與父母或伙伴在院中堆雪人、打雪仗,盡情享受冰雪世界的樂趣。
腌臘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民間有在大雪節氣腌肉的習俗。大雪時節天氣寒冷,空氣溫度比較低,適合腌肉,不用擔心肉質變質。大雪時腌肉,到新年前則剛好腌制完成,可以當作年貨來食用。最常見的腌肉就是熏制臘肉、制作臘腸、腌雞、腌魚、腌鴨等等。
今年儀隴縣城區
設置了4處腌臘制品集中熏制點
有需要的朋友
“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大雪時節,天氣已經很冷了,此時進補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可以預防風寒等疾病。
大雪進補的方法因人而異,不同的食材有著不同的進補效果,比如紅薯可以養胃,白蘿卜可以促進消化、增強食欲、止咳化痰,枸杞可以補肝腎,紅棗可以養胃、健脾、益血……我們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選擇食材,進補效果會更好。大雪前后,柚子、橘子等水果也大量上市了,適當吃一些可以消痰止咳。
對于素體虛寒、陽氣不足者可適當進食羊肉、牛肉、烏雞、桂圓、紅棗等有溫補作用的食物,以補元氣,增強御寒能力。此時也是補腎的最佳季節,黑色入腎,可以多食用黑米、黑芝麻、黑豆、黑木耳、黑枸杞、桑葚等。
大雪節氣,氣候干燥,易傷津液,可多飲水,適當攝入新鮮水果和蔬菜,如大白菜、蘿卜、銀耳、百合等,以生津潤燥。
氣候寒冷,可以多食用一些增強新陳代謝,加強皮膚血液循環的食材,如海帶、紫菜等。
同時,冬季日照時間減短,戶外運動減少,若飲食結構單一化,一些維生素及礦物質會缺乏,如維生素a、維生素d、鈣、鐵等,平日多食用胡蘿卜、南瓜、三文魚、奶制品、瘦肉等。
今日大雪 寒意漸重
愿君勤添衣
與美好傾心相遇
與歲月溫暖相擁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犯版權,請聯系我們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