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是第37個“世界艾滋病日”。我國今年宣傳活動主題為“社會共治,終結艾滋,共享健康”(英文主題為“Take the rights path”),旨在號召政府、部門、單位、個人等各方行動起來,共同擔起防艾責任,昂首邁向2030年終結艾滋病公共衛生威脅的目標,形成強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國,共享健康成果。
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題宣傳海報1
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題宣傳海報2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簡稱。具有傳播迅速,發病緩慢,病死率高的特點。
艾滋病危害大、死亡率高,不可治愈。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需終身規律服藥,若不堅持規范治療,發病后病情發展迅速。艾滋病可防可治但不能治愈,關鍵是早發現!早檢測!早治療!
病人及HIV攜帶者都是傳染源,人群普遍易感。HIV作用于人體免疫細胞,破壞機體免疫系統,并發嚴重感染和腫瘤。潛伏期短至數月,長達數年。感染初期可出現發熱,全身不適,頭痛,惡心,肌肉酸疼等癥狀。約兩周后癥狀消失,進入無癥狀期。此時可伴有全身淋巴結反復腫大。發病期可以出現全身的癥狀,發熱,盜汗,厭食,并逐漸侵襲各個系統,如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皮膚粘膜,眼部等,可繼發腫瘤,嚴重的細菌感染、真菌感染。
艾滋病的傳播主要通過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不安全的性行為,如未使用安全套,是艾滋病傳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安全的性行為是HIV傳播的主要途徑。無論是同性,還是異性之間不安全的性接觸都會導致艾滋病病毒傳播。
血液傳播是感染最直接的途徑。輸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針灸針、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險的。
HIV陽性的母親在懷孕、分娩或哺乳期間可能將病毒傳給嬰兒。
艾滋病雖然是一種極其危險的傳染病,但對個人來講是可以預防。主要預防措施是:
(一)預防經血液傳播
1、不以任何方式吸毒,遠離毒品;
2、不輕易接受輸血和血制品(如必須使用,要求醫院提供經艾滋病病毒檢測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3、不與他人共用針頭、針管、紗布、藥棉等用具;
4、患者需要接受打針(注射)和治療時,一定要使用合格的一次性無菌注射器和經過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絕對不能共用注射器;
5、不去消毒不嚴格的醫療機構或其他場所打針、技牙、穿耳眼、紋眉、針灸或手術;
6、避免用手直接接觸他人血液和傷口。在清理他人血液或為他人處理傷口時,應該戴乳膠手套或用遮蓋物品(如干凈的手絹、一厚疊紙巾)來保護自己的皮膚,以避免艾滋病病毒的入侵;
7、不與他人共用牙刷、牙簽、剃須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膚或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8、不要玩廢舊的針頭、輸液器等醫用垃圾,這些都是疾病傳播的隱患。
(二)預防經性途徑傳播
1、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經性途徑傳染艾病毒的根本措施。
2、患有性病后應及時、積極進行治療,否則已存病灶會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險。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犯版權,請聯系我們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