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凝霜重漸傾欹
宴賞才過小雪時
秋遠去,寒入冬
我們迎來小雪節氣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冬季第2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歷11月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
由于氣溫降低,北方以下雪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見了。虹即彩虹,為雨后天象。進入小雪節氣,降水的形式逐漸從雨變為雪,下雪的天氣里是不會出現彩虹的。
在我國傳統的概念里,“天氣”為陽氣,“地氣”為陰氣,所以小雪節氣的時候,陽氣會上升,陰氣會下降,因為陰陽一升一降兩者沒法相通難以達到平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陰陽失調不通,從而導致萬物沒有生機。
因為該時節陰陽不通了,所以萬物閉塞無生氣,這樣的景象便是冬季的景象了,就像一切事物都進入了冬眠一樣。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小雪時,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干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選擇碩大肥美的魚曬成魚干,不僅可以在冬天吃到鮮美的魚肉,一家人圍坐一圈吃頓魚肉火鍋,也是十分溫馨而美好的畫面。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眾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小雪時節
自然的魅力歸于平靜
但冬天不是終點
而是沉靜的厚積
儲藏滿滿一年的收獲和力量
靜候嶄新的開場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犯版權,請聯系我們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