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30308173943.jpg](https://uploads.yilongnews.com/20230308/62c305f78e83624a883bb6cde2563459.jpg)
近日
由中國文物報社
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主辦的
“2024年革命文物講解宣傳展示活動”
初選結束
經專家對來自全國21個省區市的
150余家單位
申報的案例材料進行審核并投票
遴選出50項優質案例
其中,專業組34項,志愿組16項
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報送的
《朱德的黨證》
入選專業組優質案例
??????
1933年7月,由中央革命委員會直屬隊黨組織頒發的一本小冊子被送到了時任中革軍委主席、紅軍總司令朱德的面前。
這本小冊子長10厘米、寬6.5厘米。冊子的封面印著“中國共產黨黨證”7個繁體大字,蓋著刻有一枚鐮刀斧頭標志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紅色印章,上方弧形印著“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編號為“第001128號”。翻開冊子,第一頁是信息登記表格,后面4頁是黨費繳納登記表。這,就是朱德的黨證。
朱德鄭重的提筆,一筆一劃的填寫了這份珍貴的黨證,思緒回到了11年前的上海。
1922年9月的上海,陰雨連綿,法國郵輪“安吉爾斯”號汽笛一聲長鳴,駛向遙遠的大洋彼岸。船上一個魁梧的漢子,憑欄遠望,心潮澎湃,這個人就是朱德。他望著茫茫大海,苦苦思考著自己的理想和中國的前途。此時,同行的孫炳文走過來,輕輕的在朱德的肩膀上拍了一下,關切的問:“你想家了?”朱德搖了搖頭,兩眼依然注視著前方,說到:“我有信心向共產黨靠攏,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應該毫無抱怨地堅持走下去,我要經受考驗,一次又一次的爭取,爭取成為這個先進組織的一份子?!?/span>
3月份之前,他還是護國名將、陸軍中將,有著令人羨慕的生活條件和幸福家庭。然而,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現實使他陷入苦悶和迷茫。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五四運動讓他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給苦難深重的中國指明出路,決心要找到這個黨,并成為它的一名成員。
在重慶,川軍楊森以“師長”之職,沒有留住他;在上海,孫中山以十萬軍餉請他重組滇軍,沒能請出他。卻費盡周折找到中共負責人陳獨秀,提出入黨申請,但因曾擔任過高級舊軍官遭到拒絕,這給他留下了痛苦的回憶。十多年后在談到這次會面時,還感嘆:“當時,我感到絕望、混亂。我的一只腳還站在舊秩序中,另一只腳卻不能在新秩序中找到立足之地?!钡麤]有動搖,當走出陳獨秀的寓所時,迎面射來一束耀眼的陽光,朱德抬起頭,仰望廣闊的天空,覺得自己的革命信念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了。他毅然遠度重洋,終于在德國柏林找到了周恩來。
1922年11月24日,一個讓朱德永遠難以忘懷的日子,這一天,經周恩來、張申府的介紹,36歲的他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朱德沉侵在長久的興奮之中,以至于后來回憶此事時,他還十分動情:“我當時真是高興極了,從此,我拋棄了舊我,開始了最有意義是的革命新生!”“從那以后,黨就是生命,一切依附于黨?!?/span>
這份來之不易的黨證已有近90年的歷史。在朱德看來,黨員的稱號是給他的最高褒獎和榮譽,在畢生奮斗中,他始終保持著對黨的高度忠誠和熱情,努力實踐著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莊重誓言。
編輯:馮靖淼
責編:吳蘭
編審:蒲勇
監制:鄧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