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張超/文 張梓睿/圖)9月19日,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斌帶隊視察全縣現代農業產業延鏈補鏈及品牌創建情況。
視察組先后前往語山農業、德鄉嫂松花蛋、中味食品、布碧絲農業科技、客家兄弟食品、雙迎春酒業等企業,實地了解我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及品牌建設等情況。通過現場查看和聽取匯報,視察組認為,縣政府及縣農業農村局等職能部門,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工作思路,重點保障糧豬產能,加快培育地域品牌,積極拓展營銷渠道,全縣農業產業鏈及品牌創建取得階段性成效,成績值得充分肯定。
黨的二十大以來,我縣深入貫徹中省市對“三農”工作的重要安排部署,持續推進農業“接二產連三產”,緊盯“延鏈補鏈”做文章,著力提升“種植+”“養殖+”產業效益。近年來,建立大米加工標準化廠房及倉儲設施3000平方米,開發“德鄉”松花蛋、客家牛肉干等系列畜禽產品。以雙迎春酒業、中味食品為代表,發展釀酒、調味品。依托布碧絲等企業,構建全省唯一個現代蠶桑全產業鏈,年產值超5.3億元;近年來,我縣深入實施農業品牌振興行動,瞄準“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求突破。以“德鄉儀品”縣域公共品牌為框架,打造“韓家灣”“馬鞍場”“元勛”等特色地方品牌50個,注冊涉農商標185件,創建綠色食品26個,有機農產品18個、地理標志7個,名特優新產品4個,開設儀隴縣農特產品展示展銷中心1個,入駐好充食區域公用品牌20家,認證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水稻25萬畝和油菜18萬畝。
李斌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這是我們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的重要遵循。下一步,縣政府及農業農村局等職能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快補齊短板,全力推進全縣農業生產供應鏈、精深加工鏈、品牌價值鏈“三鏈同構”。
李斌強調,要加強工作統籌,把培育發展農業全產業鏈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任務。完善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作,推動形成政府引導、企業帶動、農戶參與、科技支撐、多方保障的良好工作格局。要聚焦產業培育,以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為基礎,積極培育具有儀隴特色的農業產業品牌,加快構建“3+3”農業產業體系,抓好示范引領,拓展增值空間,不斷提高特色農產品鏈條建設水平。要強化要素保障,拓寬融資渠道,壯大人才隊伍,完善倉儲物流,優化平臺載體,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不斷夯實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基礎。
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智、張北平、張敏,副縣長唐弘平參加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