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今日白露
White Dew Season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3個節氣,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代表暑熱的結束,是秋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由于冷空氣轉守為攻,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傍晚后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大,空氣開始變得干燥。此時秋意漸濃,正如《禮記》 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鴻雁是古代物候觀測史上重要生物標識。白露時節,鴻雁自漠北而來,飛回過冬之地。
玄鳥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初始形象類似燕子。春暖“玄鳥至”,來時是“比翼雙飛”;秋涼“玄鳥歸”,去時是“拖家帶口”。
《禮記》曰:“羞者,所養之食。”這個時節,百鳥也要儲備食物準備過冬了。
中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
蘇浙地區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白露必吃龍眼”。龍眼在白露節氣,正好完全成熟,甜度達到最高,口感也是最好。相傳在白露這一天,吃一顆龍眼的話相當于吃了一只雞那么補,大補身體,原因已不可考。但龍眼本身卻有潤膚美容、安神養血、益氣健脾的功效。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時節采摘的茶葉,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個生長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它多了一些過火的味道,給人的感覺剛剛好。輕輕呷一口,唇齒之間滿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歡。
紅薯富含蛋白質、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飯后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
一場秋雨一場涼
一場白露一場霜
愿你在這個季節
收獲滿滿的幸福與溫暖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犯版權,請聯系我們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