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營山縣汽摩配產業園。
記者在重慶配套產業園歐度電動車展區采訪。
●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易立權劉舒藝/文余中華/圖
5月14日下午,參加“組團培育副中心喜看南達新氣象”主題采訪活動第一批次集中采訪的記者來到營山縣,目之所及,皆是拼經濟、搞建設的浪潮;所到之處,全是抓產業、謀發展的景象。
近年來,營山全力實施工業攻堅行動,爭當南充建設成渝地區先進制造業集聚區的“排頭兵”,在產業培育上注重“抓大不放小、放水養魚”,聚焦“鏈長、鏈主、鏈譜”“三鏈”發力,工業集聚效應越來越明顯,構建起良好的產業生態圈。
“放水養魚”培育壯大優質企業
采訪組一行首先走進四川營山經開區雙創基地,只見四川中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寶科技)車間內,工人們正在趕制訂單。該公司生產的鍵合絲線徑最細能達到13微米,相當于頭發絲的1/7,長度可達萬米,且能保證任意一個截面的元素分布均勻。
“做到這一點,對精確度和潔凈度要求特別高。我們車間均達到了千級凈化標準?!惫矩撠熑藭r軍韜告訴記者。
產品要達到客戶需求,除了對潔凈度要求非??量掏?,對設備和配方要求也很高?!拔覀冊诮疸y等高純度貴金屬里面加入配方?!睍r軍韜說,這個配方是中寶科技的技術核心所在。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得到理想的機械性能、物理性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
近年來,營山在工業發展上堅持“抓大不放小,放水養魚”的思路,培育企業和項目成長壯大,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雙創基地,營山拿出兩層廠房“孵化”中寶科技,并提供租金、水電氣等方面的支持,還配備服務專員,對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公司于2023年5月落戶營山,同年11月投產,目前產值已近1億元。
對引進企業,營山舍得“放水養魚”;對于本土企業,營山更是不遺余力給政策培育。
采訪組走進四川省川北電纜有限公司(下稱川北電纜)車間看到,工人將銅絲拉成一定規格后,利用設備將多股銅絲絞成線纜,再通過擠塑生產線做好絕緣層,就得到各種規格的電纜。據介紹,川北電纜成立于1989年,主要生產35千伏及以下的各類型電纜,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是省內外多家大型企業的長期供貨商。
2023年,營山縣持續推進四川營山經開區建設,以機械汽配、電子信息產業為突破口,大力實施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工程,園區面積拓展至10平方公里,成功創建為四川省“十四五”循環化改造園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與此同時,營山在縣城北部規劃建設經開區北區,形成“雙園承載、雙核驅動”的工業發展態勢。去年營山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5戶、達到110戶,工業經濟運行綜合指標位居全市第2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今年一季度,營山新增規上工業企業6戶、達到116戶,8戶企業成功入列“四川省創新型中小企業”。
“三鏈發力”工業企業集群發展
營山堅持資源配置立足產業鏈、產業布局瞄準產業鏈、招商引資圍繞產業鏈,聚焦“鏈長、鏈主、鏈譜”“三鏈”發力,持續推進機械汽配、電子信息兩大產業集群發展,著力集聚內外資源,帶動均衡發展,健全產業鏈條,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營山縣汽摩配產業園的展覽大廳里,四川浩成閥門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銅制閥門閃閃發亮。這家從浙江省臺州市引進的閥門制造企業,于2019年9月落戶營山,享受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今企業發展壯大,不僅開始修建新廠房,還與10余家閥門企業抱團發展,打造營山閥門產業園。
營山以構建產業集群為目標,在“鏈主”企業周圍布局一批分工明確的配套企業,加大“鏈主”企業與上下游企業合作力度,實現企業間協同發展、合作共贏。目前,機械汽配產業鏈的企業間已實現相互配套,正積極開拓高端智能研發制造新賽道,將形成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力爭到2026年,總產值達到270億元。
營山縣還針對各條產業鏈企業的原材料供給和下游產業互補需求,積極引進相關配套企業入駐,構建產業鏈“動力島”,實現企業間內循環,企業物流費用明顯減少,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顯著增強;創新物流供給,通過物流獎補的方式,引導3家物流需求大的生產型企業,合資組建了1家物流公司,先后開通了每天直達臺州、東莞、重慶的3條專線,讓企業的物流費用下降30%以上,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帶動更多產能匯聚營山、相互配套。
優化服務打造一流發展環境
項目的推進、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發展環境。
營山川信機械有限公司是從浙江玉環引進、專門從事摩托車發動機離合器總成和汽車零部件生產的企業,2019年落戶營山。園區管委會周到細致的服務以及全面落實各項政策,讓公司負責人林勇平深感“不虛此行”:“在這里創業,感到很舒心、安心,對未來發展很有信心。”
在林勇平的推動下,營山近四年成批次、成鏈條引進了40余家玉環籍機械汽配和閥門企業,營山玉環企業家協會于2022年10月掛牌成立,目前已有70余家企業加入協會。該協會不僅成為營山對外招商的一個重要平臺,協會企業還共享物流、材料采購、特有設備等資源,有力促進了企業抱團發展。
企業家們的安心、放心不僅來自營山優厚的惠企政策、良好的營商環境,還有對營山發展前景的看好。
營山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嚴格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十嚴禁”要求,認真執行營山縣“惠企18條”措施,堅決兌現企業發展獎勵扶持,嚴格執行企業政務服務政策。同時大力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紀律作風保障年”行動,堅決糾治消極應付、“一刀切”“亂加碼”等問題,黨風政風持續好轉。
為人才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也是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的重要部分。近年來,營山深入實施“制造業人才集聚”戰略,圍繞人才的“引、育、留、用”,打造人才集聚“洼地”,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強勁的人才支撐。
作為四川新潤豐食品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部長、營山首批企業工匠、名匠工作室主持人,河南人崔曉舉已經在營山工作了近10年。現在他已獲得國家專利4項,幫助企業節約成本近千萬元,增收超5億元。
在營山,像崔曉舉這樣的制造業人才還有很多。在工業領域,營山實施“百企百匠”項目,與中國農大等16所高校深化合作,建成“企中?!睂嵱柣?個,柔性引進博士7人,全職引進產業人才200余人,培育“企業工匠”44名,打造名匠、名企業家工作室5個。
下一步,營山將在全省“1+3+N”人才發展雁陣格局下,推動南充-達州組團建設川東北創新人才集聚地,努力讓更多人才匯聚營山、建設營山。
“我縣將以求賢若渴之心引才聚才,以夯基壘臺之舉育才強才,以筑巢引鳳之策愛才留才,讓營山成為人才實現理想和抱負的圓夢之地?!睜I山縣委書記敬健表示。
■記者手記
制造強縣步履鏗鏘
◎易立權
踏訪綏山大地,營山工業發展的強勁之勢,讓參加“組團培育副中心喜看南達新氣象”主題采訪活動的記者們為之振奮。
思路清晰。營山對工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令人動容,其發展思路也得到很好的延續。在產業培育上注重“抓大不放小、放水養魚”,聚焦“鏈長、鏈主、鏈譜”“三鏈”發力,眾多類型接近,功能互補的企業集聚發展,形成包括川信機械、五四機械在內的機械汽配產業園,包括營之星、德健榮昇在內的電子信息產業園,包括浩成閥門在內的閥門產業園……工業集聚效應愈發明顯,構建起良好的產業生態圈。
舉措務實?!都涌焱七M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2023年行動支持方案》《支持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很好地得到落實,《2024年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制造強縣三年攻堅行動計劃(2024—2026)》等新政策相繼出爐,干貨滿滿。
赤誠服務。充分發揮項目前期、要素保障、金融服務、政策兌現4個企業服務專班效能,大力推行項目容缺審批、獎補按時兌現等工作機制,確保說到做到、不放“空炮”。建立邀請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等互動制度,及時收集建立資源、需求、項目等政企互動清單,實行分級分類、限期辦結。建立企業融資需求臺賬,提供“興園貸”“園保貸”等個性化金融產品,有力破解長期困擾、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
歷盡天華成此景。在工業發展、制造強縣的道路上,營山步履堅定,鏗鏘前行!
縣(市、區)委書記訪談
“一攻堅兩提升”推動市委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專訪營山縣委書記敬健
●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易立權
在南充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加快推進“五區建設”、大力實施“五市戰略”、扎實開展“八大行動”的實踐中,營山縣的比較優勢有哪些?是如何思考謀劃,抓好貫徹落實的?記者專訪了營山縣委書記敬健。
記者:營山在助推“五區建設”、助力“五市戰略”中有哪些比較優勢?
敬?。籂I山位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范圍內,處于南充達州組團發展的接合部,是全省托底性幫扶的39個欠發達縣之一。國省戰略的縱深推進、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多重政策利好因素不斷釋放、地理區位優勢逐步顯現,為營山助推“五區建設”、助力“五市戰略”增加了底氣、增強了信心。
營山發展正處于國省戰略的“疊加期”。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和南充—達州組團培育川東北省域經濟副中心的省委戰略中,營山抓住機遇,與重慶、達州產業融入、人文交流、民間互動較為深入,輻射、帶動將更為明顯。
營山處于托底幫扶的“窗口期”。省委將營山納入托底性幫扶的欠發達縣,在產業培育、基礎補短等方面給予政策、資金支持,為其發展增添了動能。
營山處于加快發展的“上升期”。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連續三年保持全市第一,社消零、服務業增加值等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長期位居全市“一方陣”,發展態勢向上向好。
記者:助推“五區建設”、助力“五市戰略”,營山的思路和路徑是什么?
敬?。簩耸形拔鍏^建設”發展定位和“五市戰略”發展路徑,營山明確了“一攻堅兩提升”工作重心,全力推動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在營山落地落實、見行見效。
“一攻堅”即工業攻堅,全力實施工業產業“五大行動”,爭當南充建設成渝地區先進制造業集聚區的“排頭兵”。
實施“產值突破”行動。推進機械汽配、電子信息兩大產業集群發展。實施“招大引強”行動。深化經合外事局、經開區管委會“雙軌招商”機制,全面壓實“鏈長制”責任,圍繞“機械汽配、電子信息”2條產業鏈,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施“主體培育”行動。堅持“一產一策、一企一策”抓培育。實施“載體提升”行動。加快推進經開區建設,力爭園區面積每年拓展1平方公里以上、建成投用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以上。實施“環境優化”行動。堅持資金保障、服務保障“兩手抓”,提高工業發展資金,修訂支持制造業若干政策措施、涉企服務考核辦法等文件,全力打造最優質的發展環境。
“兩提升”即“城市發展內涵、和美鄉村品質”兩大提升。
一方面,實施“三賦能一補短”,全力提升城市發展內涵,爭當南充建設全國有影響力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區的“示范生”。實施衛教賦能,深化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都七中等名院名校的合作,推動衛教事業內涵式發展;實施商圈賦能,穩定擴大傳統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提質升級農村消費,全力爭創四川省消費創新發展引領縣;實施管理賦能,深入開展“城市管理質效提升年”行動,鞏固好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成果;實施基礎補短,持續推進城市路網、管網、功能改造提升,努力做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另一方面,聚焦四個“一體化”建設,全力提升和美鄉村品質,爭當南充建設西部綠色發展樣板區的“優等生”。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力爭實現“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一體化,努力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推進城鄉污水治理一體化,努力實現水資源節約化、循環化利用;推進城鄉交通路網一體化,加快形成優質高效的交通運輸體系。
同時,我們緊扣高質量發展新理念、新要求,堅決守牢安全生產、生態環境、社會穩定、耕地保護、債務風險“五條底線”,持續強化紀律作風、干部人才、資源要素“三大保障”,不斷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新動能,努力為南充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加快推進“五區建設”、大力實施“五市戰略”貢獻營山力量!